一切從實際出發2
(3)腦科學研究從了解記憶功能與智力的關系到記憶與神經元和神經傳遞物質的關系,再找到乙酰膽堿與人的智力成正比例關系,體現了人的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即意識對物質有能動性。
7、材料一:近年來,一個科學名詞——干細胞頻頻見諸報端。干細胞在臨床醫學、組織工程、克隆動物、轉基因工程、生物學基礎研究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應用潛力。哈佛的研究人員首先教兩只鸚鵡唱歌,然后將其中一只鸚鵡的腦中樞神經破壞,這只鸚鵡就失去了唱歌的本領。然后,研究人員把從另外一只鸚鵡身上提取的干細胞打進這只受損的鸚鵡體內,奇跡出現了,不會唱歌的鸚鵡同先前一樣可以唱歌了。這是因為干細胞經過分化,使以來受損的鸚鵡腦中樞神經得到恢復。
材料二:干細胞為什么這樣神奇?主要在于干細胞具有多次反復分裂和自我復制的能力,能夠在各種肌體組織內分化成細胞。所謂干細胞是未成熟的細胞,它沒有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所以又把它叫做“分用細胞”。
請回答:(1)材料一中人們對于干細胞的認識和應用說明了什么?
(2)用材料一中得出的觀點結合材料二,分析它們共同說明了什么?
提示:(1)第一,說明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人們認識到干細胞具有多次反復分裂和自我復制的能力,能夠在各種肌體組織內分化成細胞。第二,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研究人員把從另外一只鸚鵡身上提取的干細胞打進這只受損的鸚鵡體內,奇跡出現了,不會唱歌的鸚鵡同先前一樣可以唱歌了。這是因為干細胞經過分化,使以來受損的鸚鵡腦中樞神經得到恢復。
(2)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和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但人們認識和利用、改造自然物是以自然物的客觀存在和本質屬性、規律為前提的。如果沒有干細胞的存在和它自身的屬性,人們就無法認識和利用。沒有鸚鵡自身的生理機能,人們也無法改造它。這體現意識不是萬能的,歸根結底受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
8、論述。教材41頁2題。
提示:(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又有反作用。正確的思想意識指導實踐,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思想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這就要求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2)科學書籍是代表進步的正確的思想意識。學習它,有利于提高素質,增強精神潛能,更好認識和改造世界。認真讀書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多讀好書,以科學的精神財富武裝自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3)有些青年熱衷于家庭物質建設,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這是不妥的。社會上銷售名著書皮,是把人引向虛偽,是害人的行為。
(4)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我國青年也越來越重視精神生活,一些家中無書的狀況將會改變。
9、閱讀與思考:脫貧之路(教材39頁)
提示:1、人們面對貧困,至少有兩方面的認識:一是對貧困狀況的反映,二是對怎樣消除貧困的思考。由于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人們的認識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