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實際出發2
3、我們必須反對脫離國情的“左”的或右的錯誤。
第 七 課 時
導入新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正確地分析了中國的國情,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這樣,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走上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過去革命、今天搞建設,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首要的問題就是:
講授新課: 二、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1、中國共產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就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出自己前進的道路。看書1-4段。
(1)建國初期,我黨從國情出發,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
(2)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在獨立地尋找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做出了艱苦的努力。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取得了偉大成就:第一,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第二,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人民當家作主;第三,真正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第四,改變了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但是,也有過失誤,經歷過不少曲折。
(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正確分析我國國情,指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0多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
(一)改革開放不斷推進。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了從人民公社制度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改變;生產流通領域的資源配置方式,基本上實現了從計劃向市場的根本轉變;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正從傳統體制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在所有制關系上,實現了從單純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轉變;在經濟調控方式上,實現了從政府直接控制向間接調控的方式基本轉變;分配制度上,初步形成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以按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在對外經濟關系上,實現了從封閉到開放的根本轉變。
(二)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199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7位,居發展中國家第一位。1998年,全國糧食產量9800億斤;這一年的鋼產量相當于舊中國最后50年總產量760萬噸的15倍;全國機械工業產值比1949年增長2800多倍;我國網絡規模居世界第二位;電子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外匯儲備達1450億美圓,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科學技術不斷壯大,到1998年,成功發射51顆衛星,已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返還式衛星回收技術和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轉基因雜交水稻、億次銀河巨型計算機、納米信息存儲到單克隆抗體技術,我國的科技逐步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三)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從1978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的343.4元,提高到1998年的5425元;全國職工平均工資1998年為7479元;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53407.5元;文化、娛樂、教育開支比重達到1998年的11.5%;人均壽命達70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人民正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