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教學設計
同學們能列舉一些具體的經濟成就嗎?
(gdp、消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教育質量和水平等)
教師:經過30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是,我們還應該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對外開放水平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文,明確以下內容:
第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對外開放是一項長期基本國策
我國對外開發的格局及其作用
2.、對外開放的作用
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政策
我國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經濟發展。
4、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
(1)戰略內容: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2)、引進來”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教師:我們該如何理解“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改革開放前期,我們一直以吸引外資為主,因為國內建設資金不夠,30年來我國引進外資成就顯著。
教師:我們引進的外資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哪些行業呢?
探究活動:p97:a、這些圖示,反映出我國利用外資哪些特點?(數量上、集中那些產業、分布……)
學生活動:我國現在實際利用外資額比20世紀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長;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他產業少;直接投資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b、能為我國提高外資利用水平提出些建議嗎?
教師: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以“引進來”為主。
重要性:自身資金不足而國內經濟迅速發展
“引進來”要注意:在利用外資的同時,要結合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更多的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3)“走出去”的含義、內容
“走出去”涵義:“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主要內容: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和合作。
教師:我國經濟近幾年來,出口額明顯的大于進口額。事實上,30年來的發展我們已經有能力通過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同學們把你們收集到的成功“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的資料在小組內分享一下吧,并思考為什么要“走出去”?如何更好得“走出去”?
a、還有中石油、中石化、聯想、海信、奇瑞等等。一般通過投資建廠、建立科研開發機構、承包工程、組織勞務輸出、投資農業和服務業等方式走出國門。
b、“走出去”,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使我國在世貿組織中的權利、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更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4)“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
“引進來”是“走出去”的基礎,“走出去”是長期“引進來”的必然要求——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促進經濟發展,積聚經濟實力。當具備“走出去”的實力時,就應適時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
材料展示: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全國居民每天消費總額達到37億元。每天消費糧食75萬噸,相當于一個縣級商品糧基地的全年產量;每天消耗豬肉6萬噸,食油1萬噸,糖1.6萬噸,鮮蛋1.8萬噸。每天購買雜志600多萬冊,報紙5000多萬份,需要400量中型載貨汽車才能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