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生活》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新人教必修1)
政治:《經濟生活》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新人教必修1)
說明:① “考點解讀”部分內容是對教材知識的重新整合,可直接用于學生背書之用。劃線部分可作填空題。
● 考點解讀(★為重點)
1.什么是經濟全球化?有何表現?(能級要求:了解)
(1)含義: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主要表現)
2.跨國公司對經濟全球化有何作用?(能級要求:了解)
①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②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化范圍內流動,推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3.★經濟全球化有何影響?(能級要求:評析)
(1)積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②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負面影響①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③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注意與國際金融危機的聯系)
(3)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①對于廣大發展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②發展中國家應該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4.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基本原則是什么?(能級要求:了解)
(1)作用: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協定,為成員提供解決貿易摩擦和沖突的場所。
(2)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原則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
5.★“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能級要求:理解)
(08考綱表述:理解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
(1)什么是“走出去”戰略? 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2)“走出去”戰略地位是什么?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
(3)為什么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①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②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有利于我國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③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