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
基礎知識結構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①生產全球化 ②貿易全球化 ③資本全球化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①跨國公司的含義;②跨國公司的作用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機遇):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挑戰):
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這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3.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
①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②堅持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③對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則,提高抵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④積極推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世貿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2)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影響(利與弊):①有利影響(利):②不利影響(弊):
2、全面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1)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我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及其作用:①基本格局; ②作用
(3)我國對外開放的決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4)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①“引進來”的必要性和內容:
a必要性:
b內容:“引進來”,主要是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②“走出去”必要性、含義、內容:
a必要性:a,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b,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c,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使我國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