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
(2)①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②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③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使我國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3)①企業應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堅持以質取勝,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②促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③根據企業的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正確選擇產業、產品和市場方向。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和合作,樹立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形象。
2.(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材料二反映了大多數企業家對我國加入wto對企業的影響持樂觀積極態度,對由此給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抱有信心,同時對入世給我國企業帶來的困難也有清醒的認識。
(2)加入wto,可以使我國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在國際貿易中公平地參與競爭,并利用最惠國待遇,增加出口,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入世是一種機遇。但是入世后我國關稅大幅度下調,進口會大量增加,外資會大量進入,尤其是跨國公司的大舉進入,給我國的企業造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入世”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第一、以資本為紐帶,進行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包括與外資、外國企業實現嫁接、重組和創新。第二、加強技術開發力量和資金投入,開發新產品,實現技術創新。第三、面向市場,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體制創新。第四、加強內部管理,實現管理創新,重視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向管理和質量要效益。第五、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3、(1)前兩個階段以“引進來”為主,主要是通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增強自力更生的能力。國際化戰略階段以“走出去”為主,其特點是在國外投資設廠,以利用當地人才,開發當地市場,從而增強國際競爭力。
(2)①通過實施名牌戰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通過實施多元化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生產的擴張;全面提高我國企業的整體素質,為實施“走出去”戰略奠定基礎;②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實行雙向的對外開放,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技術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