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復習教案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1)含義及表現。
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①生產全球化、②貿易全球化、③資本全球化。
(2)載體。
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經濟全球化是通過④跨國公司實現的;它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⑤載體;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⑥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推動了⑦生產力的發展。
(2)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這種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⑨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3)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⑩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11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4)應對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12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13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積極參與國際經濟○14競爭與合作。
二、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國際合作
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世貿組織概況。
地位:是世界上○15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是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之一。
作用:它積極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協定,為成員提供解決○16貿易摩擦、○17沖突的場所。
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原則是○18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
(2)我國與世貿組織。
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應對○19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20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 溫馨提示
不能認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只享有權利,我們也在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所承諾的義務,對我國的貿易體制和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2.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對外開放格局。
我國已形成○21全方位、○22寬領域、○23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措施。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把○24“引進來”和○25“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26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27內外聯動、互利共贏、○28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外資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創新○29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30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3)實施“走出去”戰略。
實施“○31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