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十二課第二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2)怎樣實施“走出去”戰略
教師活動: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實施“走出去”戰略?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108頁的“相關鏈接”并積極回答問題。
5.“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
教師活動:上面我們分別從“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分析了如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那么,這兩者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呢?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關系(圖表)
比較
“引進來”
“走出去”
區
別
含義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大膽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人才及先進管理經驗,以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原因
彌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資金不足、技術相對落后等
對外開放發展到新階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
內容
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和合作
聯系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策略。實行對外開放,既要開放國內市場,又要開拓國外市場,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
6.我國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課堂探究1:材料分析
教師活動(幻燈片展示):《求是》雜志載文指出,在經濟建設中,我們希望有外援,但不能依賴它,更不能指望別人的施舍。一部近代史證明,任何一個國家的真正工業化,都是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礎上的。
思考: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并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課堂探究2
辨析:對外開放戰略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關系
教師活動(幻燈片展示):實施對外開放戰略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是矛盾的。
學生活動:圍繞兩者的關系展開討論。
教師點撥:①實施對外開放戰略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并不是矛盾的。
②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實行對外開放。這是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是市場經濟開放性和競爭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③實施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總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于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兩者不是矛盾的。
(三)本課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wto的作用、原則以及入世對我國的影響等知識,還學習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基本格局以及對外開放的戰略、原則等相關知識。在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這兩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我們要立足于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這樣才會使我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