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態大小...
一、形態大小
單細胞,無鞭毛。細胞形態多樣,常見球、卵、圓桶形。
大小在1-5um X 5-30um之間。
二、細胞結構
1、細胞壁:厚0.1-0.3um,三層,由酵母纖維素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類脂)。用蝸牛酶(heliase)破壞壁來制備原生質體。
2、細胞膜:與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麥角固醇)。由于有細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細菌多,主要是調節滲透壓、吸收營養、分泌代謝物等
3、細胞質及內含物
4、細胞核:真核:雙層單位膜,大量核孔,可見染色體,一個或幾個核仁,核膜外有中心體。
5、線粒體:含有一環狀DNA。呼吸酶系載體, “動力工廠 ”。有氧時需要,厭氧或過量葡萄糖存在時,被阻遏。
環狀 “2um質粒 ”:外源DNA載體。
6、核糖體:細胞質中80S,線粒體70S。
三、菌落特征
與細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與生活史
(一)繁殖方式
1、無性繁殖
(1)芽殖 budding:最普遍方式(過程)
(2)裂殖 fission:少數(裂殖酵母)
(3)無性孢子:節孢子、擲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
產生子囊和子囊孢子。過程:質配--核配--減數分裂
3、形成孢子條件
營養充足強壯幼齡細胞
適當溫、濕度(25-30,80%)
空氣要流通
適當的生孢子培養基
(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life cycle)
某種生物在整個發育階段,有一個或幾個同形或不同形的個體前后相繼形成一個有規律的循環。
四種基本類型:
1、無生殖,僅有營養繁殖。(細菌)
2、僅有一個單倍體生活,雙倍體短。
3、僅有一個雙倍體生活,單倍體短。
4、有世代交替現象,單倍體有性,雙倍體無性。
酵母菌有三種類型:
單倍體型:八孢裂殖酵母
雙倍體型:路德類酵母
世代交替型:釀酒酵母
五、常見常用酵母菌
酵母圖示
5節:霉菌 molds
非分類名詞,絲狀真菌統稱。通常指菌絲體發達而又不產生大型子實體的真菌。
一、形態和構造
營養體由菌絲(hyphae)構成,直徑3-10um,菌絲再形成菌絲體(mycelium)
菌絲:無隔,多核單細胞,低等真菌
有隔,多細胞,高等真菌
菌絲體:營養菌絲,伸入培養基吸收營養
氣生菌絲,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特化形式)
細胞壁厚100-250nm,多含幾丁質。
不同類型真菌壁成分比較
二、繁殖與生活史
(一)繁殖
1、無性孢子:主要方式,特點是分散,數量大。
孢囊孢子:內生孢子,毛、根、犁頭霉
分生孢子:外生孢子,最普遍
節孢子:粉孢子,菌絲斷裂形成
厚垣孢子:真菌休眠體
2、有性孢子
卵孢子:配子囊(雄器、藏卵器)
接合孢子:同宗、異宗配合
子囊孢子:形態多樣。子實體、子囊果
擔孢子:擔子菌特征
(二)生活史
霉菌指從一種孢子開始,經過一定的生長和發育,最后又形成同一種孢子為止。
三、菌落
疏松,絨毛狀、絮狀、蛛網狀。
四大類微生物比較:
四、分類
過去依據菌絲體及有性繁殖特征分為三綱一類,藻狀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半知菌類。
Ainsworth 分類系統:
五、常見常用霉菌
中國食用和藥用大型真菌
(一)食用真菌
1、種類資源:擔子菌675種,子囊菌45種。通常栽培的僅10多種。
2、營養:蛋白含量高,AA多達18種左右,特別是人體必需AA。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糖類和礦物質。Lys含量一般較高。
3、栽培:發展栽培同時,重視采用菌絲體的深層培養,特別是風味特殊而鮮美的種類。菌絲體培養物可新鮮食用,或冷凍干燥成粉,制成食品。
目前栽培廣而產而產量大的品種:雙孢菇、大肥菇、香菇、草菇、金針菇、側耳(平菇)、鳳尾側耳、滑菇、銀耳、木耳、猴頭菌、長裙竹蓀等。
培養料來源多且廣,棉子殼、鋸末、秸桿、蔗渣、酒糟等。
4、應用:食用子實體、菌絲體深層培養。作調味品、香味、飲料等。
(二)藥用真菌
1、資源:擔子菌345種,子囊菌28種,其它11種。
2、應用:有20多個方面,主要抗癌、抑菌。目前認為抗癌物質主要是多糖,如香菇多糖、銀耳酸性異多糖、蕓芝多糖(PSK)、茯苓多糖、豬苓多糖、靈芝多糖等。
細胞型生物小結
真菌、細菌、放線菌比較:
真核、原核區別:
6節:病毒 virus
非細胞型生物,有區別于細胞型特征:
1、形體十分微小,濾過,電鏡可見;
2、無細胞結構,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組成,且一種病毒僅含一種類型核酸;
3、專性活細胞內寄生,有宿主專一性,無獨立代謝酶系,依賴宿主自身復制;
4、對抗生素不敏感,對干擾素敏感。
概念:病毒是超顯微的,無細胞結構,專性活細胞內寄生,在活細胞外具一般化學大分子特征,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根據宿主不同,可把病毒分為幾類,如動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蟲病毒、細菌病毒等。
病毒的核酸與細胞型也不同。
一、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
1、大小:nm, 多在100nm左右。圖片
2、病毒粒子 virion (病毒顆粒)
成分:核酸--核心core 核衣殼
蛋白--衣殼capsid nucleocapsid
衣殼粒 capsomere
包膜(類脂或脂蛋白)envelope
病毒粒子對稱體制:螺旋對稱(TMV)
廿面體對稱(腺病毒)
功能:核酸:遺傳物質基礎
蛋白:構成外殼,保護病毒免受核酸酶及其它因子破壞;決定感染特異性;決定抗原性。
3、噬菌體 phage:多為蝌蚪狀,結構模式圖。頭部為廿面體對稱,尾部為螺旋對稱。
4、群體形態:病毒包涵體、噬菌斑
二、繁殖(烈性噬菌體為例)
1、吸附:分兩階段。感染復數m.o.i
2、侵入:頭部DNA通過尾管注入至細胞中,外殼留在胞外。自外裂解
3、增殖:包括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雙鏈DNA噬菌體三階段轉錄:
遺傳信息轉移:
4、成熟(裝配):潛伏期
5、裂解(釋放):裂解期
上述烈性噬菌體的生長方式,稱為一步生長。
一步生長曲線:
裂解量:每個被感染的細菌釋放新的噬菌體的平均數。
[1]
- 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教案(精選2篇)
教材內容: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3頁的內容及練習二16頁的第1、2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2、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的大小。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 比較小數大小(通用2篇)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經歷使學生會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2、讓學生體會掌握比較小數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準備:米尺、直尺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上節課我們結實了一個新朋友,小數。...
- 大小比較(精選14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例1、例2,第18頁例3及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數據,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掌握比較的方法。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式歸納出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 分數大小的比較(通用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6頁《分數大小的比較》教學目標:1、鞏固對通分的意義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會應用通分的方法進行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 整數大小的比較(精選10篇)
教學內容:教材43頁例4、例5教學重點:教學自然數、整數的概念教學過程: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數,你知道這些數是什么數嗎??對叫自然數。 0是什么數?討論 0是自然數也是整數。自然數也是整數。...
- 大小比較(精選15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例1、例2,第18頁例3及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數據,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掌握比較的方法。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式歸納出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 比較小數的大小(精選13篇)
一、設疑激趣:1.演示動畫“小數大小的比較”.教師提問:三角尺和練習簿,那個貴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數如何比較大小呢?(板書課題)2.大膽猜測:舉例說明整數是如何比較大小的?(當整數的位數相同的時候,從高位比起;位數不同的時候...
- 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精選4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教學目標: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 《分數大小的比較》(精選5篇)
教學目標(一)理解并掌握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大小的方法。(二)在學習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的過程中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 《比較小數的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教科書102-103頁[教學目標]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2. 通過應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了解物體大小、高矮相對性》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對物體量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喜歡探索發現生活中有關量的問題。本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區分三個物體的大小、高矮,了解發現生活中事物的大小、高矮都是相對的。...
- 育兒心得點滴之大小便訓練
昊昊一歲兩個月到一歲五個月期間,是奶奶在照顧。每次他大小便時,奶奶都會對他說:“快點兒谷堆下來,快點兒谷堆下來”(河南話)他就很聽話地蹲下來了,過了一個星期左右,每當他想要大小便時,自己就會蹲下來。...
- 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教學目標: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 比較小數大小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經歷使學生會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2、讓學生體會掌握比較小數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準備:米尺、直尺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上節課我們結實了一個新朋友,小數。...
- “比較小數的大小”教案和反思
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經歷使學生會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讓學生體會掌握比較小數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重點:學會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難點:說清比較的過程。...
- 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