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大小比較(精選15篇)

大小比較

發布時間:2022-12-05

大小比較(精選15篇)

大小比較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7頁例1、例2,第18頁例3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數據,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掌握比較的方法。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式歸納出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3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驗探索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沙灘上有兩只海龜正在爭吵,它們都說自己的年齡大。(出示兩只海龜,背部貼有表示年齡的卡片9和15)請同學們幫助它們比一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9<15)提問:9<15,你是怎樣想的?(一位數小于兩位數)這時沙灘上又爬來了一只51歲的海龜,它和15歲的海龜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15<51)4只老海龜聽說比年齡,也爬過來湊熱鬧,你們看,一只活了200歲,另一只活了800歲,第3只活了1000歲,第4只活了1100歲,怎樣比較海龜的年齡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的線段圖。

  先引導學生把4只海龜的年齡在圖中表示出來,并說一說這樣表示的理由。

  (1)比較4只海龜的年齡。比較:200與800的大小。(小組合作,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①圖中前面的數都比后面的數小,所以200<800。

  ②2個百小于8個百,所以200<800……

  比較:800與1000的大小。(相互交流,說比較的方法)

  ①     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大,所以800<1000。

  ②     三位數都比四位數小,所以800<1000。

  ③ 8個百比10個百小,所以800<1000。……

  (2)試一試。(小組合作,說出比較的方法)

  比較:800與1000的大小,1000與1100的大小。

  教師:請各小組匯報比較的情況,重點讓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做必要的補充、講解。

  2教學例2

  (1)出示3200○514,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的。

  小組匯報結果3200大于514,因為3200是四位數,而514是三位數,四位數比三位數大。

  最后引導學生歸納:位數不同的兩個數比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2)讓學生獨立做“試一試”,全班匯報交流,著重讓學生說出你是怎樣比的。

  3教學例3

  (1)出示4850○5XX300○3250,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點討論怎樣比較3300與3250的大小。

  (2)全班匯報得出:3300>3250,先比較千位一樣大,再比較百位,3300的百位3比3250的百位2大,所以3300>3250。

  (3)歸納總結: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比大小,從最高位開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4)讓學生獨立做“試一試”,并給同桌說出怎樣比的。

  4師生總結

  比較萬以內數的時候,先比數位,數位多的數大。數位一樣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三、鞏固運用

  (1)做18頁的課堂活動第1題、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誰大誰小的理由。(盡可能體現方法的多樣化)

  (2)足球活動。(第19頁第3題)

  本題設計成實踐活動的形式,在足球模型上寫出數(教師在其中一個球上標出5000),另外準備兩個籃子(一個寫大于5000,另一個寫小于5000),學生按要求把球撿到指定的籃子里,看哪些同學做得又快又正確,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數的大小比較。

  (3)游戲:比較大小。(第19頁第4題)

  ①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同桌兩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將兩人手指個數加起來填入自己選定的一格中(和為10時不記)。

  連續進行3次,各自組成1個三位數,數大者獲勝。

  ②師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學游戲。

  四、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較大數的估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22頁例1~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經歷對萬以內數進行估計的過程。

  2能用估計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計的方法。

  3培養和發展學生初步的估計預測興趣和能力,發展數感。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學具:書、尺子、4人小組每組1袋黃豆。

  【教學過程】

  一、議一議,估一估

  1激趣引入

  教師:小朋友,看看誰在忙呀?

  (出示張小明正在幫媽媽賣文具)

  教師:大家看,張小明多懂事呀!假期里幫著媽媽一起做生意。你們看,小明家大約準備了多少支筆要賣呢?

  課件出示貨柜上的4筒筆。(特別提示:4筒筆一起出示)教師:大家想知道嗎?

  教師:那誰有什么好辦法?

  教師:哦,這是一個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較大數的估計”。

  揭示課題:較大數的估計(板書課題)。

  2教學例1

  (1)課件出示3堆水果:橘子、蘋果、柚子。(蘋果中的“900個”先不出現)

  (2)議一議:這3堆水果的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3堆的大小,你感覺怎樣?

  ②這3堆水果每堆大小大致相同,每堆水果的個數怎么樣呢?個數為什么不同?(每個的大小不同)

  ③你覺得哪種水果的個數多?為什么?(橘子個數多,因為每個橘子小)哪種水果的個數少?為什么?(柚子的個數少,因為每個柚子大)

  a橘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多一些。

  b蘋果的個數比橘子的個數少一些。

  c柚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少得多。

  d蘋果的個數比柚子的個數多得多。

  ……

  (3)為什么說橘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多一些?柚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少得多?

  (4)教師出示:在蘋果圖上標出:蘋果有900個。請大家具體估計橘子與柚子的個數。

  橘子大約有多少個?(950個、1000個、1100個……)讓學生自由發揮,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說出估計的理由。(因為橘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多一些)

  柚子大約有多少個?請大家估計。

  學生可能估:大約是100個、200個、80個、50個……請學生說出估計的理由。(因為柚子的個數比蘋果的個數少得多)

  (5)學生活動:根據剛才估計的結果選出橘子、柚子的個數,學生獨立完成第20頁上面的表格。做完以后請同學匯報完成的情況,并說出理由。

  (6)做課堂活動第1題(第21頁),學生獨立做,然后全班匯報交流。

  3教學例2

  教師:小朋友,你們已經估計出橘子、柚子的個數。現在你們估一估小明家貨柜上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好嗎?

  教師:要估計一共有多少支鉛筆,應先知道什么條件呢?

  教師:真能干,和老師想的一樣。剛才,小明已經悄悄告訴我了,1筒大約有50支鉛筆。

  教師:現在,請聰明的孩子來猜一猜吧。

  學生紛紛猜支數。

  教師: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教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各有各的想法,那么你們自己最喜歡哪一種想法呢?

  多請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方法: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我們可以先估計出1份是多少,再看看要估計的是這樣的幾份,得出幾份一共是多少。

  二、量一量,估一估

  1教學例3

  教師:剛才大家估計了小明家筆筒里的鉛筆數,現在一起來研究我們的數學書。

  (課件出示書上例3中的3個問題,引導學生逐一解決)

  教師:現在請大家用尺子量出你們的數學書的厚度,并填在書上。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數學書一共有多少張紙。

  (1)1本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cm;

  (2)這本書大約有(70)張。

  教師:剛才大家量出了1本數學書的厚度接近1 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張紙才最接近1cm呢?

  學生紛紛猜想,師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1本書有(70)張紙——厚(1)cm。(課件出示)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好嗎?

  (出示:估計這樣的700張的厚度大約是cm。)

  學生自由活動,可以用筆算一算,也可兩兩商量,猜一猜。

  學生完成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多請幾位學生回答,聽聽他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最后師生一起填出答案。(課件出示)

  700張紙有這樣的(10)本書——厚(10)cm。那么這樣的140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cm,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全班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小結

  大家說得很好。其實和剛才一樣,我們首先應該估計出1份是多少,再來推測出這樣的幾份是多少。用這種方法,比較大的數都能估計出來。小朋友,你們學會了嗎?

  三、做一做,估一估

  教學例4。

  教師: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師這兒真有一個問題,想請大家幫幫忙,行嗎?

  教師發給每組1碗黃豆,請大家小組內商量、討論,用自己最喜歡的辦法得出這碗黃豆大約有多少粒。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辦法多。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察看各組情況。對有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看書,先說說書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再探討出各種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項推理方法。

  學生匯報討論得出方法。

  教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其實對較大數進行估計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份是多少,再看有這樣的幾份,就能推測出一共有多少了。那么現在就請各小組趕快行動吧,用你們最喜歡的方法得出這碗黃豆的粒數。

  四、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第22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學生完成后,請學生說說估計的結果是多少,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多請幾位學生回答。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朋友,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把你的收獲給同學們講講,好嗎?學生回答(略)。

  較大數的估計(教學片斷)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21頁。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去秋天的果園里玩,好嗎?

  (演示秋天的果園,5棵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的大梨樹)教師:喲,好大的梨呀!夠咱們班上同學吃嗎?

  教師:喲,這個辦法不錯。在日常生活中數數的時候,我們不一定都需要知道一個準確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估計的方法得出大致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較大數的估計”。

  2揭示課題:較大數的估計(板書課題)

  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2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萬以內數的數法、讀法與寫法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2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讀數、寫數及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回憶整理

  (1)教師: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說,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數數

  寫數讀數

  大小比較

  較大數的估計

  二、自主復習

  1數數

  以一個人數、小組一起數或全班一起數的方式進行。

  一個一個地數,從597數到610;

  一十一十地數,從3990數到4080;

  一百一百地數,從600數到1300;

  一千一千地數,從1000數到10000。

  2寫數讀數

  (1)復習計數單位。

  教師:小朋友們都會數這些數,真棒!我們要準確地數數,就要知道計數單位及數位。我們學過的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2)復習進率。

  教師: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先請小朋友們填一填書上第25頁的第2題。

  學生填完后匯報:(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在剛才板書的計數單位間標示出進率。

  教師: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復習數位及數的組成。

  教師:每個單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數位,如下圖。

  千百十個〖4〗?

  教師:“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說出計數單位“個、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嗎?

  教師:千位上的小圓點可以用數字幾表示?(2)這個2表示什么?(表示2個千)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說出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教師:也就是說2個千、4個百、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2413)。

  (4)寫數。

  教師:你會寫幾個數嗎?請寫在書上。并寫出后面兩個數,再說說這兩個數的組成及讀法。(主要是“0”的讀法。)

  (5)游戲:你說我寫。

  游戲規則:同桌之間一人說數,另一人寫數,然后交換。

  (6)匯報寫數情況。請兩個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出他們剛才所寫的數。(按左右各寫一豎排)

  3大小比較

  (1)(學生寫好以后,教師在學生剛才寫出的幾組數中間畫“○”)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幾組數的大小嗎?(抽學生口答)誰能說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2)寫數小競賽:每個大組報出1個數字,要求用這4個數字組成最大的四位數(或最小的四位數)。每個大組派1名同學上臺寫數,并說一說怎樣才能使寫的四位數最大(或最小)。

  4較大數的估計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都要用到估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估一估。

  (1)教師:我們學校有6個年級,每個年級2個班。如果按每個班40人算,你能估計出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嗎?這樣的幾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嗎?請4人小組討論一下。

  (2)教師:哪位勇敢的孩子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估計的?估計的結果怎樣?

  教師:還有不同的估計方法嗎?

  (3)教師: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過估計?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整理、復習了哪些知識?

  四、課堂作業

  教科書第26~27頁的練習三。

大小比較 篇2

  教材內容: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3頁的內容及練習二16頁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4、學生經歷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比較類推的方法

  5、通過比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據體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比較多個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中國地圖冊掛圖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填空。

  8XX0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它與7XX1的位數      (相同或不相同)。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個(    )。

  2、比一比在〇里填上“>”“<”或“=”   

  939○2039      501○626    5780○5870

  引導學生口答: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是怎樣的?

  [設計理念:通過復習億以內數的數位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為下面學習新知識作鋪墊。]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中國地圖冊掛圖

  (1)先讓學生在地圖中找到以下幾個省的位置

  黑龍江、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2) 課件展示各地區特點的形象圖片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教師啟發提問:從這些圖片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讓學生給同學們做個簡單介紹,你課前收集的關于各省的文化名勝的知識。)

  [設計理念:通過對收集我國面積最大的6個省份的文化名勝的知識展示,讓學生了解有關地理、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⑶再呈現各省的面積數

  師問:觀察圖片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口答)

  [設計理念:通過看圖,學生學會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引入新課

  師:剛才有的同學將兩個省份的面積大小進行了比較,這些比萬大的數怎么比較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的新課。(教師板書課題)

  三、新課探究、啟發思維

  1、課件呈現:例4中我國面積最大的六個省份面積的圖片 

  2、讓學生正確地讀出以上的面積數字

  師:你會比較每兩個省面積的大小嗎?試一試!

  3、探究億以內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⑴、從例4中選取兩個省份的面積數進行比較.

  如:   黑龍江:  454800

  內蒙古:  1100000

  學生對照數位順序表寫出來,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模仿老師取數的特點,同桌兩人合作,在這6個省份中隨意選取兩個省份,比較它們的面積數,一人出問題,一人來比較,解答。

  (2)、學生作品展示

  預設:

  生1:454800 < 1210000

  生2 :1660000 >7XX0

  ……

  (3)、歸納比較方法:(課件展示)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數就大。

  【設計理念: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4)再取出三組數(課件展示)

  黑龍江:454800  黑龍江:454800     西 藏: 1210000

  青  海:7XX0  四  川:485000    新 疆: 1660000

  學生小組合作,進行交流,得出比較的方法。

  (5)師生共同歸納比較方法:(課件展示)

  如果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依次類推。

  [設計意圖:通過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做,動腦思考,小組交流、探究,從而總結歸納出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四、拓展與延伸:多個數的大小比較

  提出問題:根據面積的數據,將這六個省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你會嗎?請排一排.

  1、讓學生嘗試排列

  2、讓學生分組交流,校對排列結果,并說說各自的比較方法,過程.

  3、引導概括比較方法.

  (1)按位數分類:

  六位數:454800   7XX0   485000

  七位數:1210000    1660000   1100000

  (2)    從大到小排列:

  7XX0>485000>454800

  1660000>1210000>110000

  (3)    再用數學符號連起來:

  1660000>1210000>110000>7XX0>485000>454800

  【設計理念: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類推能力。】

  五、鞏固練習:(課件展示)

  1、 課文第13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根據每組樹的位數情況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2、練習二的第1、2題

  [設計理念:通過獨立完成練習,發揮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鞏固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數的大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收獲了什么知識?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的回答,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七、作業設計

  1、填空

  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如果位數不同,那么        的那個數就大;

  如果位數相同,左起        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也相同,就比較        上的數,……依次類推。

  2、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60600     600600     66000      50006

  3、你知道比最小的五位數大,而且比最大的五位數小的數共有多少個嗎?

  [設計理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力性,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板書設計:

  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黑龍江:454800       青 海:7XX0

  內蒙古:1100000      四 川:485000

  西 藏:1210000       新 疆:1660000

  454800 < 1210000            

  1660000 >7XX0               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就大

  7XX0>485000                 位數相同:看最高位,

  1XX0﹤1660000                也就是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也相同,就比較第二位上的數……依次類推。

大小比較 篇3

  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都需要買一些文具,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介紹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現在我們就請三家文具店的售貨員分別給我們介紹商品的價錢,請同學們注意聽,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

  (由三個同學扮演售貨員,分別介紹商品的價錢。)

  師:聽完售貨員的介紹,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賣橡皮的,但價錢不一樣。

  生2:我發現到“丁丁文具店”賣的書包會便宜一些。

  生3:我發現同樣的鉛筆盒在“奇奇文具店”與“丁丁文具店”賣的價錢不一樣。

  師:由這些發現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1: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賣的價錢可能不一樣,我們買東西時要進行比較后再買。

  生2:我們應該到價錢比較低的商店買東西。

  師:在生活中,我們喜歡到物品價錢比較低的商店去買東西,我們的這種做法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貨比三家”。 師出示課題:貨比三家。

  二、學習新知。

  1、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師:大家都知道買東西應該“貨比三家”。如果我要買鉛筆盒到哪家文具店買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買便宜。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鉛筆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鉛筆盒是5.1元,只要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師:怎樣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的同學想出的辦法最多。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策略三:

  先比較小數點前面的數,小數點前面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小數點前面的數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師小結: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關于比較小數大小的辦法,真棒。

  2、提出關于比較小數大小的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有關比較小數的大小的問題,你們能根據情境圖提出這樣的數學問題嗎?下面請同學們輪流在小組里提出問題,請小組的同學來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

  師: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并請一個同學來回答。

  生1:我要買一個書包到哪一個文具店買便宜呢?

  生2:到哪家買橡皮便宜?

  (解決這個問題涉及三個小數的大小比較,要讓學生來說一說怎樣比較這三個小數的大小。)

  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東西最貴?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東西最便宜?

  ……

  三、拓展運用。

  1、游戲——抓珠子。

  (1)介紹游戲規則:

  師:下面我們要進行一個很在意思的活動——抓珠子游戲,這盒子里有紅珠子和藍珠子和綠珠子,一個紅珠子代表1元錢,一個藍珠子代表1角錢,一個綠珠子代表1分錢。你們任意從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會得到多少錢?

  (2)老師示范。

  (3)小組活動。

  師: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這樣的盒子,小組同學輪流從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寫在統計表中。

  填完統計表之后,在小組里比一比誰抓出的錢多。

  紅珠子幾個藍珠子幾個綠珠子幾個共幾元幾角用小數表示(幾元)

  3元2角1分3.21元

  (4)師:請各小組抓出的錢最多的同學向大家匯報自己抓了多少錢,我們最后來比一比全班的冠軍是誰?

  (5)小結:想一想,抓到多少錢跟什么有關?

  2、完成書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互相說一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四、回顧總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好,上完這節課之后,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哪一個活動呢?

大小比較 篇4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 課前獨立學習。

  (1)你會比較下面這兩個數的大小嗎?請在(   )里填上“›、‹或=”。

  100(   )1000

  (2)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出它們大小的?

  (3)也可以這樣想:100的最高位是1,它表示(   )個(   );1000的最高位是(   ),它表示(        )。(   )個(   )比(   )個(   )小,所以100比1000(   )。

  (4)思考:如果按照這種方法,要比較321和370的大小,我們可以怎樣想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上一課時已經學過了千以內數的組成,所以用比較計數單位的方法來比較數的大小是可行的。而且引導學生從最高位入手去比較數的大小,對于進一步學習更大的數的比較,甚至是小數的大小比較都是可行的方法,為學生繼續要學習的同類知識搭起了支架。】

  二、 組內交流。

  小組內交流課前我先學,各小組1——4號的同學準備上臺匯報。

  三、 組間質疑、碰撞,得出方法。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其他小組的同學提出建議或質疑。

  小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先比較最高位上計數單位的大小;如果最高位上的計數單位大小相同,再比較下一位。

  四、 練習反饋。

  1、課本第70頁的第3題。

  (1)學生分角色讀題,理解題意。

  (2)猜一猜,他們家各種了幾棵?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五第4、5兩題。

  (1)獨立完成4、5兩題的填空。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填寫的。

  3、練習五的第6題。

  (1)先觀察圖中的書架,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本書?

  (2)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和方法。

  (要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先要估算一下一層有多少本書,再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的掌握。】

  五、課堂小結

大小比較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育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小節“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的比較”的第二課時。“小數大小的比較”包括:①小數位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由于進一步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是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比較到抽象思維形成比較的掌握過程,即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對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小數大小的比較”是本節的重點,其中“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往往仿照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只根據小數位的多少來判斷小數的大小,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講清“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2、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說教法

  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啟發引導的方法組織教學,層層深入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得新知。

  采用直觀、啟發、討論、搶答、嘗試、練習等多種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我通過本的教學,在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看書,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教學共分五個環節進行:①溫故互查引入新課;②設問導讀學習新知;③自我檢測發現問題;④鞏固練習總結;⑤課堂檢測。

  (一) 溫故互查引入新課

  通過2人小組復述回憶整數大小的比較的方法;即 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數位相同時,從高位開始比較,按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數大,那個數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 3、小明帶了14元8角,到自然選商場買一支鋼筆,結果發現一支鋼筆的價錢是13.50元,那么小明帶的錢夠嗎?引出課題  今天開始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板書課題然后設問學生:“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否同整數一樣從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較呢?學生回答:“是”這時老師有意不表達,留下懸念,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求和欲望,從而使學生進入的學習狀態,老師利用這一機會,進行嘗試教學。

  (二)設問導讀學習新知

  1、出示教科書第60頁的例題4的圖。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1)教師:到底誰是第一名呢?我們的裁判員會怎么做呢?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的結果)

  匯報:誰跳得最遠,誰就是第一名,因此我們只要兩個的比較小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請同學們聯系我們學過的整數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

  匯報:先看這四個數的整數部分,因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遠。

  接著看2.84米、2.88米、2.93米這三個小數,客觀存在們的整數部分都是2,那我們就看它們的十分位,因為8<9,所以2.8□米<2.9□米,得出小紅和小莉沒有小軍跳得遠。

  最后再看2.84米,它們倆的整數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們就看它們的百分位,因4<8,所以2.84米<2.88米,得出小紅沒有小莉跳得遠。

  得出結論:小明第一名。小軍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紅第四名。

  我采取討論、嘗試、搶答、直觀、記發等多種教學法,層層深入地應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類推比較過程。

  3、概括總結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數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并提問:結論最后為什么不用句號而用省略號,此問題告訴學生后面的數位還可發類推下去。

  (三)自我檢測發現問題

  通過自我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講解。同時讓學生明確,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有什么異同點?

  (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的相同點是,也是從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較。不同點是:整數比大小,如果位數不同,數位多的就比較大;而小數不能只看小數的位數的多少)

  (四)鞏固練習總結

  教師講評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怎樣比較幾個數的大小的?

  (比較幾個小數的大小時,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將幾個數豎著排下來,注意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這樣比較起來較快,又不容易產生錯誤)

  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是學生礬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五)課堂檢測

  從檢測結果看,效果較好,課后還有待于繼續練習。

大小比較 篇6

  本節課的《小數大小比較》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這節課的內容與前面所學的整數大小的比較有內在聯系。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預習的基礎上,對小數的大小比較進行嘗試,激發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可有以下幾種方法思考:轉化成分數來想大小;畫成圖比面積大小;添單位想實際大小;數軸圖上看大小。這幾種方法學生有一定得知識基礎。但書上例題創設情景,從比較冷飲的價格來得出兩個小數的大小的,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只會從錢幣大小的角度來比較,就想不到其他方法了。

  在課堂上,讓學生體會到“比較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在探索中,開展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如:“位數多的小數一定比位數少的小數大”這句話對嗎?我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不足:

  1. 評價性語言太單一,不能及時的給與學生以鼓勵,也就是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2. 有的地方講的太多,還不夠放手,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在設計小數時,由于只注重了情境,所以小數都帶著單位名稱,小數的范圍不夠廣泛。學生在語言敘述小數怎樣比較大小的方法時,說的不夠好,還要繼續培養。

大小比較 篇7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四冊21-22頁教學目標:1、通過游戲、觀察、比較推理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比較的方法,從而進一步培養比較意識。

  2、使學生體會到比較數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相互評價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自己探索方法比較,會用>、<正確表示比較的結果,感受符號化的思想。

  教學準備:課件、例題圖、分四人小組。課前交流:播放《湊數歌》動畫。你們的面部表情告訴我,你們很高興,我也很高興。想對老師說點什么?可以作自我介紹,也可以向老師提要求。(從學生的談話中摘錄數字進行比較。)想知道老師的年齡嗎?猜猜。(從學生的猜測中摘錄數字進行比較)老師幾歲呢?告訴你們,32歲。你猜大了,還是猜小了。在剛才的交流中,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肯于動腦,敢于發言,希望今天課上也能好好表現,發現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提問。看誰能給老師留下最深刻的影象。好時間到了,我們上課吧。教學過程:一、情景中引入課題。在剛才的交流中,我們得到這些數字,你們能比較出他們的大小嗎?(會)早學過了,那誰來說說怎么比?(學生交流)(看來,小朋友以前的知識學的非常扎實。)大家看,今天誰來做客了?(課件:豬八戒)大伙都認識,那它給我們帶來什么數學問題呢?(課件出示畫面)這一天,豬八戒被一條大河邊擋住了去路,河邊有兩條船,一條限載100千克,另一條限載300千克,豬八戒重200千克,豬八戒坐哪只船過河才安全呢?(不僅要會,還要能把道理講清楚,會嗎?)棒極了!不過有些同學可能有點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能比較這些數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千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板書:比較數的大小)是老師直接教你們,還是和老師一起來玩玩游戲呢?師強調:在游戲中要邊玩邊思考這樣的問題:1、 這些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是什么?2、 有沒有簡便的比較方法?孩子們,可不能光顧著玩而忘了學習。二、游戲中學習新知今天,我們玩個拔蘿卜的游戲。為了方便,從這兒把小朋友分成兩組,這邊是白兔組,這邊是松鼠組。老師這兒有些大蘿卜,每個蘿卜上都有一個數,如果這個數比365大,白兔們說:“我們要。”松鼠說:“他們要。”如果這個數比365小,松鼠們說:“我們要。”白兔說:“他們要。”(師在黑板貼白兔和松鼠圖以及要求)開始游戲。1、 師在黑板出示“489”,學生搶。為什么?這么多舉手啊!把你想到的在小組交流交流。指名說原因。(2-3人回答)說的真棒,好把這個蘿卜獎給你,其他小朋友把結果讓學生用筆記下來記下來。你們怎么記的?(板書:489>365)2、師出示“245”,學生搶。(為什么?指名學生說比法)3、接著出示“780”, 指名學生說比法4、接著出示“299”, 指名學生說比法5、接著出示“4□□”, 指名學生說為什么?6、接著出示“2□9”, 指名學生說為什么?7、接著出示“□65”,怎么辦呢?給誰呢?誰能一個人說清楚?(你看,學得多好!)那就給我,同意嗎?真不錯,大伙搶的真是又對又快,不過對剛才的問題有沒有思考呢?有什么想法?可不能光顧著玩。好,接著來。8、接著出示“319”先用紙遮住“19”,師假裝不知道,在學生摸不著頭腦時,師問為什么不搶了?師把紙拿掉(還怕羞啊?)繼續讓學生搶。(為什么?讓學生充分交流,指名說比法)9、接著出示391,指名說比法。10、接著出示3□5(為什么?讓學生充分交流)有意見,那老師就揭開它神秘的面紗。11、接著出示36□(為什么?讓學生充分交流)我發現大家都很友善,尊重數學知識,該誰就給誰。接下來來了一胖一瘦兩個蘿卜兄弟,可能難了點。12、接著出示100013、接著出示99小朋友們今天表現的都不錯,要高高興興的學,也要冷冷靜靜的思考。好,在游戲中思考問題了嗎?比較的方法有了嗎?簡便的比法有了嗎?同座互相說說。指名交流。(從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哪一位大這個數就大。)看來,大家只有互相交流,互相補充,才使我們的發現更加準確,更加完善。簡便的比法有沒有?(直接找出可以決定大小的重要數位)好,那我們用簡便快捷的方法來看看剛才幾道題目,你能直接找出可以決定大小的重要數字嗎?在記錄上把最重要的數位圈上圈。三、生活中鞏固知識1、 圈一圈,比一比。老師這有幾道題,先圈一圈,在填上﹥或﹤。382○295 456○464 875○876 89○237看學得多有水平,不但會填結果,還能說明原因。2、 有小朋友在想,今天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嗎?其實這樣的問題有很多。老師這兒就有幾個(課件出示),你想研究哪個問題?⑴ 珍稀動物隨著環境的破壞,我國現存的珍稀動物數量在急劇減少,我國現存的金絲猴有760只,大熊貓1000只。1000以下的還有很多,如:朱寰 270只,老虎134只,亞洲象180只……比較一下,這幾種動物中最多的是誰,最少的呢?你有什么感想?(不錯,看來你將來能成為一名環保專家。)⑵南通狼山在南通市南郊,有個著名的自然風景區,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南臨長江、山水相依,通稱五山。狼山海拔107米,馬鞍山高49米,黃泥山高29米,劍山高80米,軍山高109米,你能把它們按順序排列一下嗎?⑶手機價格小名的爸爸想買手機,在如皋幾家商場逛了逛發現海爾2000手機的價格如下:五星電器:899元,永樂家電:900元。文峰大世界:954元,誠業手機:894元,在哪里購買呢?(精打細算,你將來能成為經濟學家)⑷植樹春天到了,※小學的同學到山坡上去植樹。松樹苗285棵,杉樹苗312棵,柏樹苗279棵,你知道哪一種樹苗栽的最多,哪一種樹苗栽的最少呢?(5)貨車過橋天橋高450厘米,貨車高3米,貨車能通過嗎?(6)學校人數男生643人,女生634人,誰多/3、摸數游戲(好了,有點累吧,那我們來玩一玩。)老師這兒有兩個袋子,每個袋中有“0-9”10個數字各兩張,兩隊各派一名同學來抽,每次抽到的數由抽簽者自己決定放在哪一位;哪一隊抽到的數字組成的三位數大,哪一隊就贏;能確定勝負時,比賽結束。四、拓展提高老師也想抽幾張,你們用筆記一記。(師抽出四張)假如從中選出3個數組成最大的三位數是多少?(老師再出個問題,猜猜,老師會問個什么問題?)組成的第二大的數是多少?回去好好研究,說不定你將來就是一名數學家。五、全課總結。很可惜,我們的時間到了,上了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遺憾?談談自己這一課的感受。出示一位數學家的名言。“快樂學數學,學快樂數學。”祝每一位同學快樂學數學,學快樂數學,再見!

大小比較 篇8

  本節課的《小數大小比較》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同時也是對小數大小比較方法的總結,因為在三下小數的初步認識之后也學過大小比較,這次教學安排在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之后,也可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對小數有個完整的認識。課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效果,我感覺在這次教學中我比較注意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并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我借助教科書上提供的資源,應用現代教育手段,給學生創設了四名小朋友進行跳遠比賽的活動情境,并讓學生根據跳高的成績排列名次。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課,使學生感到小數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二、注重遷移,提供充分發揮的空間。

  這節內容與前面所學的整數大小的比較有內在聯系。我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小數的大小比較進行嘗試,激發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一開始,通過讓學生對整數進行比較,回想整數比較的方法:位數相同,從最高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誰大這個數就大;位數不同,位數多的大于位數少的。 通過整數的比較法則,鼓勵學生將其類推到小數的比較中。注重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的思路回歸課堂,讓學生體會到“比較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體會在使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時,要掌握比較的有序性、相對性和傳遞性,從而培養辯證思維。在探索中,開展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如:“位數多的小數一定比位數少的小數大”這句話對嗎?我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使問題得到解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使學生樂于學習。

  整節課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以一個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感到親切、輕松、能主動的學習。在教學問題設計上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提問時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別是要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回答某一檔次的問題,這樣能使其享受成功的愉悅。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有基礎較好的學生回答,同學之間相互啟發;也可將問題設置梯度,分檔提問。這樣會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其次在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學習環節,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各類學生都有熱情參與、有能力參與。總之,多給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老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學習,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

  不足:

  1.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們完全可以通過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遷移到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上來,絕大多數的學生學起來都會感到非常的輕松,對知識點還掌握的比較好,但我還是覺得在設計時忽略了學生的整體參與。

  2.我覺得自己的評價性語言太單一,不能及時的給與學生以鼓勵,也就是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不能讓學生的激情去染升。

  3.有的地方講的太多,還不夠放手,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在設計小數時,由于只注重了情境,所以小數都帶著單位名稱,小數的范圍不夠廣泛。學生在語言敘述小數怎樣比較大小的方法時,說的不夠好,還要繼續培養。

大小比較 篇9

  教學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動物樂園——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大小的比較方法。借助情境,讓學生初步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

  3、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數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號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以“動物樂園”為情境的主題圖引入,喚起學生的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在主題圖中選比較的對象進行比較,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運用了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又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在教學中要注意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學校狀況:

  我校地處本市兩大區之一——云巖區,在本區小學中我校屬于實驗性大型學校,在辦學水平及硬件設施方面名列云巖區前茅。

  學生分析:

  《大小比較》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觸到了,在腦海中已有一個初步的表象,只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概念,更沒有符號感。因此這節課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把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很快掌握比較方法以及建立符號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它們想比比看哪種動物來的只數多呢?你們想不想去參加它們的活動呀?

  二、引導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小朋友們快看了,動物樂園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一會兒我們來匯報匯報。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嗎?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那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 (板書課題)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a、師問:咱們先把熊和鹿做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機引導)

  b、動手操作: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直接根據數量多少來比較,還可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c、展示、交流: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么進行比較的?   (如果學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發表意見。)

  e、認識 “=”

  ①揭示同樣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數一樣,我們就說:它們的只數(“同樣多”、“一樣多”、……)

  ②認識“=”:熊有4只用數表示寫幾?鹿也有4只,用幾表示?4和4同樣多或者說相等,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的相等關系?誰知道?

  誰會寫“=”?

  板書: 4 = 4 讀作:4等于4

  ③指導書寫“=”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a.師:接下來你們想把哪兩種動物進行比較?這兩種動物誰多?怎么比較?比的結果是什么?可以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b.獨立思考

  c.小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結果?[引導學生表述:誰比誰多(少)]

  (2)、認識“>”、“<”

  a.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你們知道嗎?

  誰會寫“>”?

  這個式子5 > 3怎么讀?(5大于3);

  b.師: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還可以用“>”表示嗎?

  那么應該用什么符號表示呢?(把大于符號調過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

  這個式子3 < 5怎么讀? (3小于5)。

  c.指導書寫:“>”、“<”

  d.練習使用“>”、“<”

  (練習中引導學生想辦法分辨記憶“>”、“<”)

  e.引導發現:開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有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還有的孩子說:想到把“箭頭符號”的一橫去掉就是大于號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相同數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尖角小,對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師:在這么多的動物里面,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小鳥最少,小兔最多)

  (2)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也可以用數字說一說它們比的結果。

  (3)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4)獨立完成第13頁練習題

  小猴比小熊少 3 ○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 ○ 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6 = □ □ = 8 □< 9

  四、總結:這一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教學反思

  我在開課處,利用教材主題圖創設情景,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形式導入新課,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我在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后,讓學生自己在心里數一數,在班級匯報時說一說,在自己的桌面上擺一擺,引導孩子動腦、動口、動手全方位地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在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誰和誰比?怎么比?比的結果怎樣?”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我還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能激發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孩子們敢說、敢想、敢做、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參與課堂學習。

  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培植,只有在學生想法多樣化、擺法多樣化、說法多樣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算法的多樣化。

  現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所以在認識同樣多和“=”的過程中,應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是學生能說的讓他們自己說,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做,能寫的讓他們自己寫,能教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教自己的小伙伴。

  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解決了學生記憶和使用符號的困難。

  整堂課的教學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案點評:(點評人:實驗二小教導主任 高文興)

  本節課讓學生在經歷比較事物的大小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整個教學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數學問題生活化。變單純、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各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了學生自由選擇比較方法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活動中養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不刻意模仿的思維方式。學生通過參與比較活動,逐步培養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學會傾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重視學生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引導和評價,此外還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注重運用新課改的理念轉變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真正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著,以及學生學習的參與和合作伙伴,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更對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大小比較 篇10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熟練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和步驟,并能根據要求排列幾個數的大小;(二)通過對小數大小的比較,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三)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和步驟是教學重點;小數位數不同時比較大小容易與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混淆,是學習中的難點.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1、余老師帶了300元錢去買自行車,一輛自行車的價錢是286元,請問師帶的錢夠不夠?(學生答,師板書300和286,讓學生說說整數的比較方法)

  2、兩數之間填上“ > ”或“ < ”,你是怎樣比較的?(練習)

  1000 999 786 758

  引導同學明確: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數位相同時,從高位開始比較,按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數大,那個數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3、有一次余老師14元8角,到自選商場買一支鋼筆,結果發現一支鋼筆的價錢是13.50元(師板書,提問,這是什么數),那么吳教師的錢還夠嗎?(學生回答,師提出需要比較14.80和13.50的大小。那么怎樣來比較小數呢?有些什么樣的好方法好規律來比較小數呢?

  這節課就與同學們一起研究《小數大小的比較》(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20分鐘)

  (一) 讓學生來舉例一些小數,學生隨便舉例,教師板書,教師注意要多讓幾個學生舉例,以便將小數的形式多樣。例有下列的小數:0.12 0.045 1.26 2.35 0.153等。

  (二) 讓學生自己任意選擇其中的兩個小數進行比較,不但要知道大小,而且要能說出比較的方法。完成后或有困難,與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讓你的比較方法能讓同桌知道。

  (三) 教師巡視,參與討論與指導。

  讓學生匯報自己的比較方法,教師進行引導與總結。(使學生能通過自己的例子找到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

  (1)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

  (2) 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若十分位相同,

  則比較百分位……(如果沒有總結出來也不要緊,讓學生在學習例6時來總結)

  (四) 驗證剛才總結的規律:(請你應用剛才我們自己總結的方法來做下面的題:)

  (五) 出示例題:

  出示例5,比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

  2.35元 < 2.41元(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比較方法,多讓幾個學生說)

  師:2.35元,實際是2元3角5分,而2.41元實際是2元4角1分,當然是后面這個大。

  教學例6,比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1) 學生自己比較,如果有問題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方法:a、因為0.07米和0.059米的整數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百分位上7比5大,所以0.07米 >0.059米或0.059米 < 0.07米。

  教師通過形象的方法來說明:畫線段圖觀察其長短,師出示幻燈讓學生觀察0.07米和0.059米的實際長度,進一步說明0.07米 >0.059米。

  或者也可以這樣把這兩個小數化為幾厘米幾毫米:

  0. 07米=7厘米

  0.059米=5厘米9毫米

  因為7厘米比5厘米長,所以0.07米 >0.059米

  反饋練習:① 0.05米和0.07米 ②0.1756米和0.1738米

  (六)提問:“小數大小的比較”與“整數大小的比較有什么異同點?

  三、練習設計(18分鐘)

  (一)基本題訓練:

  1、口答:比較下面各組數中兩個小數的大小(說說比較的方法):

  0.3和0.34 0.56和0.85 10.8和1.08

  2、判斷下列式子是否正確,錯的請改正。

  4 < 3.99 0.268 > 0.37 4.099 > 4.1 4.2 < 4.148

  3、請你們每組的幾個同學每人出一個小數,然后把這些小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看哪能一組的同學排得最快。

  (二)提高題訓練:

  1、對于剛才的排列,你有更好更快的辦法嗎?

  學生先說說,然后選擇其中的一組,教師來說明:

  第一步:先把要比較的幾個小數,小數點上下對齊豎排起來。

  第二步:根據小數比較大小的法則,從高位到低位逐位進行比較,并根據題意按從小到大的順 序進行編寫;

  第三步:根據編號情況進行排列,也可以使用“<”。

  3、思考題:

  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數字?

  6. 8>( ) > 6.48 3.11 >( )>3.1

  四、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2分鐘)

大小比較 篇11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認、讀、寫簡單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基于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理念及教材的編寫意圖,我將課堂教學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1、復習整理。進一步鞏固已有的學習成果,強調分數意義,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探索規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分、折、畫等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比較方法,并在多個實例中嘗試概括比大小的規律。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和游戲情境,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有意識地聯系生活,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交流解決。

  整節課以一個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整堂課中反應積極,有強烈的求知*,以圖形直觀驗證猜想的方法,發展到抽象思維。為學生提供大量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和空間,突出體現教師的組織、引導、合作者角色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情況,我適度地拓展知識的廣度,在教材要求掌握“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擴展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進行比較,學生掌握的效果很好,為以后的知識系統性打下基礎。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的反饋交流外,還要注重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多創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碰撞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擴展。注意教學的藝術性,傾聽學生的發言,并能用“點睛之筆”來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一定保證相應的環節,要在個體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另外在應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擴展適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課程活動中,在領導和老師們無私的幫助下,感覺自己有了很多的收獲,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從有秀教師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

大小比較 篇12

  教學內容:教材P70—7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千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0個十是( ),10個百是( )

  (2)讀數,并說說數的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3)寫數

  999 345 870 106

  (4)比較下面各數的大小,并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

  61○56 45○47 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P70圖

  小組討論:怎么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

  學生匯報

  小結:比較兩個三位數的大小時,從高位比起,百位上哪個數大,那個數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練習

  (1)P70“做一做”

  第一題,先獨立完成,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題,同桌互相說說

  第三題,先說說你是概括什么來判斷的。

  3.數學游戲

  (1)每人請寫出3個比230大,比250小的數。然后四人小組中找出所寫數中的數和最小數。

  (2)每人請寫出3個比970大的數,匯報后全班找出數和最小數。

  三、課堂練習

  P72 4、5、6

大小比較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2.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展遷移能力。

  3、讓學生感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是有價值的。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展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全免費中小學課件、教案、試題盡在“八佰教育網”

  一.復習導入:

  1、在數射線上放一放下面各數,并選兩個數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

  2、在○里填上“><=”

  ○○○

  3、揭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數射線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

  這是四(3)班同學在進行跳遠比賽呢?

  徐夏豪的成績是:2.90米。

  沈珺的成績是:3.60米。

  夏陳的成績是:3.45米。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學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

  3、練一練:

  用數射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小數,并比較每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二)、腦子里比大小。

  1、出示

  沈佳妮的成績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績是:2.89米。

  顧雨菲的成績是:3.05米。

  (2)、離開數射線,把三張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說出她們排列的名次。

  (三)、歸納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1、還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嗎?

  2、小組討論

  3、交流并出示: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再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4、小結: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與多位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相通的。

  三、鞏固運用

  1、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小。

  3.14○4.130.473○0.46

  5.0192○5.01297.281○8.001

  2、綜合運用。

  20xx年雅典奧運會男子110m欄決賽真激烈!

  加西亞的成績是13.20秒

  劉翔的成績是12.97秒

  特拉梅爾的成績是13.18秒

  (1).提問:劉翔(中國)、加西亞(古巴)、特拉梅爾(美國)跑在前三位,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獨立思考:有哪些好辦法能很清楚地比較出這三個小數的大小?

  (3).學生交流。

  思考:跑步比賽與跳遠比賽的成績排名有什么不一樣?

  四、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

  本設計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建了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運用大量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的初步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

  2、體現了活動是學習的載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3、聯系實際,靈活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通過學生間的合作探索,并將學習成果展現,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材分析:“分數比較大小”這部分內容是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變化之一。數學課程標準在探索規律的內容中明確說明:“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給出了具體例子。我在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取了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從而培養其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材處理:興趣是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采用了“以情激學、導入新課——引導觀察、探究規律——實踐操作、合作互動——聯系生活、開放應用——評價體驗、暢談收獲”這一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索,通過找一找、擺一擺、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動去發現事物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大小比較 篇14

  一、說教材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了小數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數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經歷運動會排名次和購買體育用品等簡單的生活實際情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討論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獲取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們經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自主探索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

  1.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學校都舉行運動會,在運動會中你都參加了哪些體育項目?成績怎樣?(學生說)

  2.老師收集了一張上次運動會的跳遠成績記錄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表格

  姓 名

  小 明

  小 紅

  小 莉

  小 軍

  成 績

  3.05米

  2.84米

  2.88米

  2.93米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從表格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如果想給他們排出名次,想想應該怎么辦?(比較他們的大小)怎么比較小數的大小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結合老師的要求將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們先來看一下要求(出示要求:1.每個人在交流中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2.每組推薦一名代表來匯報小組的想法,如果你認為小組代表說的不完整,本小組或其他小組可以給予補充。)

  1.獨立思考。

  2.小組內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交流導思

  1.學生匯報,反饋后問: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暫不評價)

  3.學生匯報并說比較方法。

  4.總結。現在同學們能不能根據你的經驗總結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呢?

  5.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比較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若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依此類推。)

  (四)學以致用

  1.按照慣例,運動會結束前學校要公布各班級的總成績,你們想知道各班的成績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年 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得 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師:結合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我們來看一下上次運動會哪個班級表現出色,取得第一名,哪個班級的成績最不理想,需要努力?

  2.今年學校為了讓同學們過一個豐富多彩的兒童節,運動會又增加了乒乓球和踢毽子比賽,你們想不想參加?你想參加哪個項目?老師去了幾個體育用品店分別看了乒乓球拍和毽子的價格,你們來判斷一下,去哪個體育用品店比較便宜?

大小比較 篇15

  教學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動物樂園——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大小的比較方法。借助情境,讓學生初步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

  3、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

  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數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號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以“動物樂園”為情境的主題圖引入,喚起學生的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在主題圖中選比較的對象進行比較,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運用了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又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在教學中要注意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學校狀況:

  我校地處本市兩大區之一——云巖區,在本區小學中我校屬于實驗性大型學校,在辦學水平及硬件設施方面名列云巖區前茅。

  學生分析:

  《大小比較》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觸到了,在腦海中已有一個初步的表象,只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概念,更沒有符號感。因此這節課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把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很快掌握比較方法以及建立符號感。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它們想比比看哪種動物來的只數多呢?你們想不想去參加它們的活動呀?

  二、引導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小朋友們快看了,動物樂園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一會兒我們來匯報匯報。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嗎?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那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 (板書課題)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A、師問:咱們先把熊和鹿做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機引導)

  B、動手操作: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直接根據數量多少來比較,還可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C、展示、交流: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么進行比較的? (如果學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發表意見。)

  E、認識 “=”

  ①揭示同樣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數一樣,我們就說:它們的只數(“同樣多”、“一樣多”、……)

  ②認識“=”:熊有4只用數表示寫幾?鹿也有4只,用幾表示?4和4同樣多或者說相等,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的相等關系?誰知道?

  誰會寫“=”?

  板書:  4 =4      讀作:4等于4

  ③指導書寫“=”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A.師:接下來你們想把哪兩種動物進行比較?這兩種動物誰多?怎么比較?比的結果是什么?可以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B.獨立思考

  C.小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結果?[引導學生表述:誰比誰多(少)]

  (2)、認識“>”、“<”

  A.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你們知道嗎?

  誰會寫“>”?

  這個式子5 > 3怎么讀?(5大于3);

  B.師: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還可以用“>”表示嗎?

  那么應該用什么符號表示呢?(把大于符號調過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

  這個式子3 < 5怎么讀? (3小于5)。

  C.指導書寫:“>”、“<”

  D.練習使用“>”、“<”

  (練習中引導學生想辦法分辨記憶“>”、“<”)

  E.引導發現:開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有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還有的孩子說:想到把“箭頭符號”的一橫去掉就是大于號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相同數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尖角小,對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師:在這么多的動物里面,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小鳥最少,小兔最多)

  (2)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也可以用數字說一說它們比的結果。

  (3)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4)獨立完成第13頁練習題

  小猴比小熊少   3 ○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 ○ 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6 =□    □ =8    □< 9

  四、總結:這一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教學反思:

  我在開課處,利用教材主題圖創設情景,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形式導入  新課,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我在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后,讓學生自己在心里數一數,在班級匯報時說一說,在自己的桌面上擺一擺,引導孩子動腦、動口、動手全方位地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在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誰和誰比?怎么比?比的結果怎樣?”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我還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能激發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孩子們敢說、敢想、敢做、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參與課堂學習。

  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培植,只有在學生想法多樣化、擺法多樣化、說法多樣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算法的多樣化。

  現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所以在認識同樣多和“=”的過程中,應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是學生能說的讓他們自己說,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做,能寫的讓他們自己寫,能教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教自己的小伙伴。

  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學過程 中,通過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解決了學生記憶和使用符號的困難。

  整堂課的教學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案點評:(點評人:實驗二小教導主任    高文興)

  本節課讓學生在經歷比較事物的大小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整個教學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數學問題生活化。變單純、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各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了學生自由選擇比較方法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活動中養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不刻意模仿的思維方式。學生通過參與比較活動,逐步培養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學會傾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重視學生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引導和評價,此外還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 ,教師注重運用新課改的理念轉變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真正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著,以及學生學習的參與和合作伙伴,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更對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大小比較(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分數大小的比較(通用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6頁《分數大小的比較》教學目標:1、鞏固對通分的意義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會應用通分的方法進行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 整數大小的比較(精選10篇)

    教學內容:教材43頁例4、例5教學重點:教學自然數、整數的概念教學過程: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數,你知道這些數是什么數嗎??對叫自然數。 0是什么數?討論 0是自然數也是整數。自然數也是整數。...

  • 比較小數的大小(精選13篇)

    一、設疑激趣:1.演示動畫“小數大小的比較”.教師提問:三角尺和練習簿,那個貴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數如何比較大小呢?(板書課題)2.大膽猜測:舉例說明整數是如何比較大小的?(當整數的位數相同的時候,從高位比起;位數不同的時候...

  • 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精選4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教學目標: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 《分數大小的比較》(精選5篇)

    教學目標(一)理解并掌握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大小的方法。(二)在學習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的過程中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 《比較小數的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教科書102-103頁[教學目標]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2. 通過應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了解物體大小、高矮相對性》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對物體量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喜歡探索發現生活中有關量的問題。本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區分三個物體的大小、高矮,了解發現生活中事物的大小、高矮都是相對的。...

  • 育兒心得點滴之大小便訓練

    昊昊一歲兩個月到一歲五個月期間,是奶奶在照顧。每次他大小便時,奶奶都會對他說:“快點兒谷堆下來,快點兒谷堆下來”(河南話)他就很聽話地蹲下來了,過了一個星期左右,每當他想要大小便時,自己就會蹲下來。...

  • 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教學目標: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 比較小數大小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經歷使學生會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2、讓學生體會掌握比較小數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準備:米尺、直尺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上節課我們結實了一個新朋友,小數。...

  • “比較小數的大小”教案和反思

    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經歷使學生會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讓學生體會掌握比較小數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重點:學會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難點:說清比較的過程。...

  • 整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內容:教材43頁例4、例5教學重點:教學自然數、整數的概念教學過程: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數,你知道這些數是什么數嗎??對叫自然數。 0是什么數?討論 0是自然數也是整數。自然數也是整數。...

  • 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1、經歷的探索過程。2、掌握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有關數的大小。3、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力。教學重點: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 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方法,能正確比較數的大小。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地比較數的大小。...

  • 分數大小的比較

    (10冊)教學設計西山實驗小學校 胡巧玲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方面:(1)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及對分數單位的理解;(2)能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兩種方法: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看分母,分...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D1 | 麻豆免费版在线观看 | www.47久久青青 | 香蕉丝瓜榴莲在线观看 | 国产人妻熟女在线观看 | av影片网站 | brazzershd肉感大屁股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人与牲口杂交在线播放免费 | 免费A级毛片黄A片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小忧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0 |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 2021年国产精品免费 |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 | sese成人网 | 国产小视频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 99免费在线 | 在线视频自拍 | 免费色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影视免费国产大片 |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碰碰看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看 | 一级女人片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1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人人爽79欧美 | 亚洲精品入口 | 欧美一二三 | 国产露脸国语对白在线 | 久草福利在线 | 日韩av在线一区 | xxxx黄色片|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久久 | h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