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精選14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研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談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fā)現(xiàn),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y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xiàn)代信息渠道。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y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xiàn)代信息渠道。
[全課評析: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4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板書:傾聽。
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自己特別有體會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4、你劃出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研讀感悟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指名說)齊讀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5、那么蘇珊是怎樣看待她和我之間的交往的?(指名說)
6、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他人帶來什么?
(將愛心傳遞給他人,減緩“我”對死亡的恐懼,給別人以溫馨的安慰與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5
【自主學習】
寫出劃線詞的近義詞
①小時候,家里最讓我著迷的是那臺老舊的電話機。( )( )
②“問訊處“是召喚她的密語。( )( )
③我非常想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母親的人。( )
【合作探究】
一 、找出和下面句子相照應的語句抄下來,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多處運用前后照應的手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讀句子,回答問題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這個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練測測】
一、文章寫“我”在拉琴的過程中,老人自始至終“很平靜地望著我”。對于老人的“平靜”你如何理解?
二、課內閱讀;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夸我了,盡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1)“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促使“我”這樣做的動力是( )。當老人夸“我”時,“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 )的感覺。因此,當有人遭受挫折時,我覺得他最需要的是( ),我會(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6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帶著近乎虔誠的心教完這篇課文后,我坐在辦公室久久沒動,陷入了沉思之中……蘇珊在面對一個陌生男孩的傾訴時保持的是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擁有了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心靈。是啊,傾聽就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yǎng),甚至是一門藝術;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會傾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yè)的自覺。可就在這份責任、這種追求之中,我又做了些什么呢?當學生觸犯紀律時,是我痛心疾首無休止的所謂教導;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時,是我恨鐵不成鋼的所謂的諄諄教誨;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是我不分青紅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當學生羞澀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時,是我自作聰明的循循善誘……哪一次不是我一個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哪一次不是我一個人說得義憤填膺?而我卻還是那般的自以為是;還是那般的自鳴得意;還是那般的冠冕堂皇;還是那般的咄咄逼人,一副救世主的姿態(tài)……我又何曾考慮到了學生們當時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視到了他們當時的眼神?他們的眼睛里分明寫滿了茫然!失措!厭煩!無畏!心不在焉!
我的心在顫抖,我的手也隨之顫動,緊握鼠標,在電腦上點下了“傾聽教育”幾個字,屏幕上顯示出這樣的一段話:傾聽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納,是期待,是分擔痛苦,是共享快樂。它的意義遠不是僅僅給了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它或許帶來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點燃的或許是行將熄滅的思維火把,鑄就的或許是塵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傾聽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詞,傾聽已是教育的另一種言說。于是,我試著在教育中對傾聽加以追問。
夜深了,我收拾好辦公桌上的課本,走出了辦公室,踏著一路的月色,照例來到了男生寢室。一走進寢室,直覺告訴我,在我來的前一分鐘這里都是不安靜的!這群小子!我穩(wěn)了穩(wěn)心情,輕輕地問了一句:“真的都睡了嗎?能告訴我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嗎?”話音剛落,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老師,wbh同學又哭又鬧的,弄得我們都不得安寧。”燈亮了,我的目光正好落在wbh的臉上,他正怔怔地望著我,迷茫與無措之中掠過一絲驚慌:“老師,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睡不著!”“睡不著?那就跟著我去睡,正好我睡得晚,你也可以陪陪我。”本來這只是我的一句玩笑,沒有想到他接得那樣的快:“好啊!”就這樣,他到了我的宿舍,我們就聊開了。這一聊真是驚透了我的心。他的心底沉淀的竟然是關于死的話題!“我死了怎么辦?我死了看不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了。我好擔心啊!”望著眼前這個剛滿十歲、頗有風度、非常優(yōu)秀的的孩子,我的心被重重的撞擊了一下,但我還是按奈住了內心的驚訝,仍然溫和地看著他,仍然滿眼的笑意。接著,從他的嘴里就蹦出了這樣一連串的詞:“悲觀主義……死亡人生……心理障礙……心靈破碎……孤寂……自殘……沉醉……迷失……”我的笑容依舊,但是我的心卻隨著他的娓娓傾訴一直在往下沉,只覺得渾身冷颼颼的。我該說點什么呢?但是我又能說什么呢?這個時候說什么好象都是那樣的多余,我只能緊緊地握著他的手,拍拍他的臉,給他一種無言的撫慰。后來,他告訴我,這些話他告訴過他的爸爸,他爸爸說他是胡思亂想,沒事找事;這些話他也告訴了他的媽媽,他的媽媽竟要送他去見心理醫(yī)生。今天他終于痛痛快快地說了一場,沒想到我卻是這樣的理解他。看著他滿臉的興高采烈,我的心底頓時有了一種釋然:他只是在尋求一個聽眾,一個能用心靈去傾聽的摯友,我的傾聽使他獲得了尊重與信任,使我倆的心默默地靠攏,越來越近……隨后的日子里,他競選上了少先大隊部的大隊長,在繁重的工作、學習中他永遠都是笑得那樣的燦爛、自信。
確實,傾聽是教育的另一種言說,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親愛的朋友們,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床荒莒o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么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O率种械幕顑海⒁曋难劬Γo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著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W∽约捍颐Φ哪_步呢……“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更長”,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7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用心靈去傾聽》這篇課文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要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這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使學生懂得,“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再讓學生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學生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最近,我教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做《用心靈去傾聽》.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請.
同學們,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傾聽,多傾聽別人的話,而在這些話中,你能聽到別人的傷心,別人的高興,甚至你在這些話中能悟出道理.這樣,你會少走一些歪路.同學們當你們在浪費食物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填飽肚子的孩子的心聲;當你們在浪費水資源的時候;請你們用心靈去傾聽那些沒有水的國家的呼救聲;當你們在上課吵鬧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孩子的聲音;當你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請想一想老師和父母對你的諄諄教誨;我們還可以傾聽到一粒種子破土而出時對大自然發(fā)出的第一聲贊嘆,小草被狂風搖撼時對命運的吶喊,枝頭累累碩果奉獻人類的承諾.我們更要傾聽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嘮叨,也許你會覺得很煩人,但是這煩人的話卻對你有所幫助.同學們,當你失敗沮喪的時候,請你去傾聽一下那個成功者對摔倒了又爬起來的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吧!
同學們,傾聽是很重要的,當別人向你傾訴煩惱時,盡管你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你的傾聽卻能使他變得開心,讓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給說出來,能讓他心理開心一點.當同學在發(fā)言時,請安靜地聽他們說的話,這雖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話,但這卻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同學們,其實傾聽不只是耳朵在聽,心靈也要傾聽,這樣,才明白真正的含義.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
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發(fā)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但是由于預習的時間沒安排,文本偏長,學生初讀文本的時間不夠,概括主要內容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提示下,終于勉強能夠完整連貫。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過寫我和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回顧本課的教學,學生通過交流深受感動的句子,對蘇珊美好的心靈體會較好,基本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本課的遺憾與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寫作方法領會還不夠透徹。學生在匯報時關注的主要是故事情節(jié),人物品質,往往忽視了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方法,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方法,而我的語言指導沒有及時到位,如果學生匯報每個關鍵句子時教師點撥兩三句,寫法特點就會在學生頭腦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二、引導學生談感受不夠深刻。課的結尾處我讓學生談談學完課文你學會怎樣用心靈去傾聽了嗎?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跳出課文的范疇,僅僅談到了聽到別人的傷心,應該安慰,聽到別人有困難,應該幫助等等。教師應拓展學生的思維,聯(lián)系學習和生活實際,深刻挖掘,讓學生想一想,大千世界,我們還可以用心傾聽什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8
12*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2、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難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傾聽。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地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語?
2、板書完整課題。交流學案:課文寫了誰用心傾聽誰的話語?
3、明確蘇珊的身份以及和“我”的關系。
二、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1、“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短語,用圈圈出來。
2、交流詞語,師板書。
小時候有一天那天從那以后一天長大以后終于有一天過了一段時間
4、用心讀一讀這些詞語或短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交往時間長、交往次數多)
5、我們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交往的呢?抓住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跳讀課文,想想那幾件事情是詳細寫,那幾件事情是簡單寫的?
小結:為什么有的詳寫有的略寫呢?詳寫的事情應該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事。可見,我們寫文章也要做到有詳有略。試試用上這些詞語,用簡要的語言說說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6、如果用上一些連接詞說交往過程會更加順暢。如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教師小結:抓住詳寫的事情和連接詞能幫助我們更加完整更加簡潔地說主要內容。
三、聚焦重點內容,交流感動之處
1、在小時候的“我”眼中,蘇珊是什么?長大后,我又把蘇珊當做什么人?
板書:小精靈 第二個母親
2、小精靈這個詞語讓我們聯(lián)想到“可愛、聰明等”,而母親的稱呼卻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從小精靈到第二個母親,我們能感受到“我”對蘇珊的感情發(fā)生了變化,我對蘇珊的感情越來越深。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面對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我卻在心里把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為什么?
3、請你在文中的事例中選擇一件最讓你感動的事例,用心讀一讀,同時畫出關鍵詞句。想想從哪些詞句中讓你體會到蘇珊對“我”的關愛。
4、全班交流重點句子。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5、小結。
四升華情感,抒發(fā)心聲
蘇珊作為問訊處的工作人員,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給予安慰,像一位母親那樣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可是,就在我們準備見面的前兩周,她去世了。對于“我”來說,心中有著千言萬語想要跟她訴說。寫下來。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結課
12 *用心靈去傾聽(學案)姓名
一、自習
1、讀題目,我猜測課文講的應該是一個關于 的故事。怎樣的聽是“傾聽”呢?
2、好好讀課文,讀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難讀的句子我要多讀幾遍。
初讀課文,我知道題目的意思是 (誰)用心靈傾聽(誰)的話。
3、閱讀詞語手冊,并把重點詞語的意思寫到書本上:無所不知、興高采烈、悅耳、謀面
我仍然不理解的詞語還有 。
4、我已經流暢地把這篇課文讀給( )聽了,他(她)的評價是。
5、在課文中,105是作者家鄉(xiāng)的“問訊處”,那么在我們這兒,以下的電話號碼又代表什么呢?110 119120 114 12345 和同學討論一下。
二、自悟
1、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我”和105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蘇珊間的故事。默讀課文,想想“我”和蘇珊間的交往過程是怎樣的呢?課文先寫小時候,“我”以為。然后寫有一天 。接著寫后來的一天,“我”。最后寫長大后, 過了一段時間, 。
2、課題中的“心靈”和“傾聽”是關鍵詞,我們也要抓住關于蘇珊的關鍵詞句來體會蘇珊是怎樣懷著一顆愛心去用心地,有耐心地傾聽“我”的傾訴的?畫出有關句子,寫寫你的體會。
摘錄文中最感動你的的句子。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
3、課文多處都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這樣的寫法,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讓我們來試著完成同步35頁的第三題吧。
4、讀了課文,我有疑問
三、自檢
1、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你肯定很有感觸,請用一兩句話寫下你的感想。
2、文中的蘇珊具有 的品質。
3、《唯一的聽眾》同樣也是一個關于傾聽的故事。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異同呢?和同學交流一下。
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中也努力去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9
12.用心靈去傾聽
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著迷、耐心、修理、如愿、無所不知、興高采烈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學習重點: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學習難點: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耐心地聽也是對人的一種愛護與幫助。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耐心聽別人說話的課文,希望我們能夠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意義。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我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會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與同學交流,并寫下來。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讀了略讀提示,我知道要完成兩方面的任務:
①
②
4、文中指的是(誰) “用心靈去傾聽”。課文主要講述了 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三、研讀感悟
1、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這些幫助讓我感受到了 。
2、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很讓我感動,我要把最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1)朗讀畫出的句子,交流從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2)面對我一個個問題,蘇珊總是_______,因此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她們結成了_______的友誼。也讓我們體會到了蘇珊的_______。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怎樣理解這句話,從這句話中體會到 。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這句話中可以看得出“我”對蘇珊的___。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_______________。
5)我覺得蘇珊是一個的 人。
3、我要有感情地朗讀最讓我感動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
4、這篇課文通過對____和____的描寫,贊美了蘇珊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質。
四、升華拓展
1、學了課文,我明白題目的意思是________。我從中受到的啟發(fā)是_______________。
2、我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一些特別之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外找一找有關相互關心的文章讀讀,相互交流交流,如曹文軒的《根鳥》、瑞士作家斯比麗的《小海蒂》等。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0
對于這篇文章,我主要采用抓住重點句:“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這句話來組織教學的。先引導學生,理解為何“我”會把從未謀面的蘇珊視做我生命中的第二位母親,由此引出了“我”遇到困難為何會想到向“問訊處”求助,以及“我”和蘇珊從相識到交往的全過程,體會“我”對蘇珊的感情的逐步升華。接著,由我視蘇珊為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引出蘇珊是如何看待我們之間的交往。進而感受到他們如同母子般的情誼。體會作者對蘇珊深深的懷念之情,以及善良的蘇珊為了讓“我”不再難過而告訴“我”:她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最后由蘇珊與“我”的情意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明白一個道理:用心靈去傾聽,用心去和別人交流,你付出真心時,也能得到別人的真心。本節(jié)課比較順利的完成了這節(jié)課教學任務。
通過這節(jié)課我也看出了自己的諸多不足:板書不夠規(guī)范、完整,以后還得加強練字,提高自己板書的信心。時間分配欠合理,有很多話重復了幾遍,致使前半部分用時過長,導致后程略顯倉促,這說明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學情了解不夠透徹,以后還得多注意。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靈去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能讓自己感受到幸福。
3、領悟文章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體會好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難點
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書寫“人”字,走進真情。
1、談話導入:共同書寫“人”字,感受人性真善美,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走進一個充滿真情的西班牙故事《用心靈去傾聽》
2、師生寫課題。
3、齊讀課題。說說你從課題中能鎖定的關鍵詞是什么?你認為傾聽是一種怎樣的聽?
二、檢查預習,梳理文意。
1、課件出示生字詞,齊讀并理解“問訊處”和“從未謀面”的詞語意思。
2、問訊處是什么地方?(總結學生答案,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3、也就是聲訊臺,把誰和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感悟,體會真情。
(一)蘇珊,一個普通的接線員,而我只是一個小孩子,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是她已經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你能從文中的那句話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
(二)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
(三)【合作探究】:
速讀文章5——11自然段,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這些幫助重要嗎?
獨學: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蘇珊為“我”所做的事;
對學:哪件事最讓自己感動,用筆圈畫關鍵詞(人物言行,心理描寫),與同桌交流呀。
群學:組內組織交流,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1、交流展示:
小結:“我”手指受傷了,她教我自救;
“我”學習上遇到難題了,她教我解答難題;
“我”的金絲雀死了,她安慰、鼓勵我;
重點體會“這只可愛的小鳥,它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
小結:小時候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心理上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求救蘇珊,每一次,她都猶如母親一樣細致耐心的為我排憂解難,讓我快樂成長。
2、引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3、蘇珊怎樣待我和她的交往的?
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合作探究二】:
我的電話讓蘇珊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從哪里看出來?
獨學: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品讀。
對學: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1、展示交流:
2、分角色朗讀:
電話里傳來了我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我們一起大笑起來。)
3、(沉默了一會兒,說明了什么?她的幽默回答,是我?guī)Ыo了它童真,讓她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
4、小結: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被傾聽者,愿我們在生活中能用心靈去傾聽別人,你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可謂是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5、最終,我沒有見到這個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卻只看到了一張紙條:“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此時湯米會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蘇珊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你會對去世的蘇珊說些什么?請寫幾句話感激她對你的傾聽和安慰。
四、領會寫法,體會作用
生活中,我們不但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傾聽的人,還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發(fā)現(xiàn)的人,這篇課文不少地方運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誰來說說你找到的句子。
前后照應的作用:
1、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更嚴謹。
2、增強語氣,突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五、傾聽寄語,升華情感。
“我”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有了像蘇珊這樣未曾謀面的慈祥的母親,在我成長的路途中為我排憂解難;蘇珊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我”這樣調皮的小鬼讓她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這一切都是彼此用心靈去傾聽的結果。
1、出示盧梭名言
2、請大家圍繞“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創(chuàng)造一句格言
3、小結:讓我們都像蘇珊那樣用心靈去傾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六、作業(yè)布置,發(fā)揚真情。
1、摘抄文中前后照應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課外推薦:
《綠山墻的安妮》—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
《根鳥》——中國作家曹文軒
《窗邊的小豆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
《小海蒂》——瑞士作家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2
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 教學用具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用心去傾聽也是對人的一種關心和幫助。生活處處有真情
真情是一輪暖陽,溫暖你那潮濕的心;
真情是一股溫泉,洗去你心頭的不悅;
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
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用心去傾聽別人說話的文章,請大家齊讀課題。 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解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等。 傾聽:細心地聽取(多用于上對下)。 題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聽。 下面我們就緊緊圍繞課文題目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指名輪讀課文,注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我和蘇珊)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我和蘇珊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三、研讀感悟
(一)、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課文當中是怎樣描述的: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
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老師很好奇蘇珊到底為我做了些什么事讓我把從未謀面的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請再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1、砸傷手,向蘇珊尋求幫助。2、和蘇珊聊天。3、金絲雀死了,找蘇珊安慰。)
(二)、好,下面我們就首先來看看一看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同學們快速的找一找課文的哪幾自然段講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3-6) 1、我和蘇珊是在哪里相識的?(問訊處)我以為她是——住在電話機里住著的小精靈。 2、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發(fā)生在什么情況下?(我獨自一人在家時不小心砸傷了手指) 3、我為何想到向問訊處尋求幫助?(因為我看見爸爸可以從他那里知道現(xiàn)在幾點了,明天天氣怎樣,火車出發(fā)的時間以及爸爸朋友的電話號碼。) 4、那我找到小精靈了嗎?(找到了)你是如何知道的?當我終于找到了小精靈,聽見了她溫柔的嗓音,我有何表現(xiàn)?(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我為何有這樣的表現(xiàn)?(一方面因為手指受傷了很痛,另一方面我感覺在孤獨無助中找到了希望幸福地哭了) 5、找到了電話里住著的小精靈——蘇珊,她幫助我了嗎?(幫了)用自己的話說說她是怎樣幫助我的?請用上“先„„在„„然后„„‟這樣的詞.(先讓我打開冰箱找到冰箱里 的冰塊,再讓我把冰塊倒進水槽里,最后讓我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我照著做了之后感覺如何?(手指立刻不疼了)我以為——是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在用她的魔法幫助我。
(三)、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令我對住在電話里的小精靈有了深深的依賴,我經常和她偷偷地——聊天。
1、請同學們快速的找一找課文的哪幾自然段講我和蘇珊經常聊天,就連金絲雀死了,找蘇珊安慰?(3-6)
2、我和蘇珊聊天時都會問些什么?(‚怎樣計算長方形物體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樣拼寫‛等等)
3、對于我不斷的提問,蘇珊是怎樣做的?(小精靈總是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 蘇珊面對“我”一個個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的交流中,兩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結成了*般的情誼。
4、有一天,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難過。有多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 5、這時候我想到了誰?于是我就問她——“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作者真不知道小鳥死了嗎?(不是,作者是不愿意小鳥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會活過來。)
6、對于小鳥的突然死去蘇珊是怎樣說的?(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7、是呀,小鳥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對于小鳥的死去蘇珊采用了一種更美好的說法。蘇珊為何沒有直接告訴我小鳥死了,而要說小鳥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了?(因為蘇珊不想‚我‛太難過了,不想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
8、通過“我”與蘇珊的交談中,你覺得蘇珊是一個怎樣的人?——善良、樂觀。
9、長大后,我知道了電話是怎么回事,明白了我兒時那些幼稚的問題根本不在接線員的工作范疇內,也明白了接線員工作的繁忙,辛苦,想起了蘇珊對于我的問題總是——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因此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
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我為何會覺得蘇珊就像我的母親一樣?(因為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給予安慰。)
(四)、回憶交往過程,懷念蘇珊。
四、小結課文,升華感情。
蘇珊真是一個善良的人,她作為問詢處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不光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對于文中這個可愛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去傾聽,更用心去和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課題“用心靈去傾聽”不僅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評價,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希望我們的同學也能用心靈去傾聽,用心去和別人交流,相信在你付出真心時,也能得到別人的真心。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3
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并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f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的教學目標。特別在選文上下了功夫,認真選擇了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我在本冊教材的教學中就深有感觸。
我現(xiàn)在教的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一組課文的主題就是“感受大自然”。其中郭楓的《草蟲的村落》以獨特的描述、豐富的想象賦予了小甲蟲以生命、美麗和智慧,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起初,我在初讀這篇課文的時候就被作者奇異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所折服,可不知道我的學生們是否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呢?他們是否也能體會到作者在神游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與小生命交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濃濃的生活氣息?
于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童心童趣,我精心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人類居住的村落都有什么?學生們立刻紛紛舉手回答“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學校、商場、醫(yī)院……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作者在草蟲的村落里又看到了什么?你是如何體會到作者豐富的想象?
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朗讀課文,并畫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語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熱鬧的教室立即安靜下來。我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看見孩子們非常認真地讀著畫著寫著。他們會不會體會到作者那獨特的感受呢?我的手里捏著一把汗。可沒想到一會就聽到孩子們的鋼筆在紙上發(fā)出的沙沙聲。接下來的小組交流更令我驚嘆!我沒想到孩子們的思維會如此活躍,他們的感受也如此獨特!安靜的教室又一次沸騰了。想和我一起去聽一聽他們的感受嗎?
“老師,作者首先看到了一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看見它左沖右撞,傲然地前進著,就把它想象成了游俠。這使我想到了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浪跡天涯,四海為家,卻是那么瀟灑威武!作者的想象真的是很豐富啊!”
“當作者又看見‘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披著俏麗的彩衣,’就想到了‘在這些粗壯的黑甲蟲中間,它們好象南國的少女,逗得多少蟲子駐足癡望。’由此我想到了就像我們生活中走在大街上的美麗少女引得那些男士們停下腳步去觀看一樣。”
“哄……”教室里立刻引起一片哄笑。我也忍不住笑出了聲。不過細細想來,孩子想的沒錯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不正是孩子潛心讀書所得到的體會嗎?這不也是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嗎?我立即壓住了笑聲并給予這個孩子以肯定和鼓勵。在我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們又活躍起來了。
“我從這句話‘一只嬌小的從洞里跑出來迎接遠歸者,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后一起歡躍地走回洞穴里去。’體會到作者一定是把他們想象成了一對恩愛的夫妻,分別之后再次相聚互相傾訴自己的思念之情。”
“還有那一群黑甲蟲和蜥蜴友好地交流著,就像我們人類偶然遇到了知己似的,談天說地,還互相邀請對方參觀自己住所,多么好客啊!”
“還有,作者把甲蟲振動翅膀的聲音想象成優(yōu)美的音韻,他一定聽到了優(yōu)于人間的一切音樂!”
……
課堂上出現(xiàn)了少有的活躍,每個孩子都極力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孩子們的感情已經完全和作者產生了共鳴!我因勢利導,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作者還會看見什么呢?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力再一次被激活!
最后,我讓學生深入自己體會的角色,用感情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學生一個比一個繪聲繪色,對小生靈的愛戀之情溢于言表。課后的小練筆也異常的成功,我在學生們思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童心!
作者在這次奇異的游歷中是快樂的。孩子們在品讀課文中是快樂的。而我,在用心靈去傾聽孩子們的感受時是快樂的!我為我的學生們感到慶幸,因為新課程改革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新教材,新的課程理念為他們提供了發(fā)揮主體作用的空間。這樣的語文課怎能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愿牽著學生的手,一起到新課堂去感受新教材的魅力!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y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xiàn)代信息渠道。
研修心得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發(fā)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
二、教育藝術中的反思。
蘇珊在面對一個陌生男孩的傾訴時保持的是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擁有了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心靈。是啊,傾聽就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yǎng),甚至是一門藝術;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會傾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yè)的自覺。可就在這份責任、這種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當學生觸犯紀律時,我是痛心疾首無休止的所謂教導;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時,我是恨鐵不成鋼的所謂的諄諄教誨;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我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當學生羞澀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時,我是自作聰明的循循善誘……我何曾考慮到了學生們當時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視到了他們當時的眼神寫滿了茫然!失措!厭煩!無畏!心不在焉……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靜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么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兒,注視著他的眼睛,靜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著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腳步呢……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