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兼”等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學無止境”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詞賞句,積累語言。
3.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師要真誠、無私。
4.學會借助資料學習語文。
5.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積累和發(fā)展語言。
課前準備 搜集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名言;孔子和老子畫像;孔子講學和紀念孔子的活動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情引趣
1.你知道我國的教師節(jié)為什么定在9月份嗎?
孔子的生日在9月份,為了紀念這位“萬世師表”的孔子。
2.你知道在西方學者眼中最有影響的炎黃子孫是誰嗎?
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寫了一本書叫《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他在全世界精心挑選了10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其中,排名在第5位的就是我國的孔子,那么,你對孔子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介紹資料,同時展示孔子畫像。)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
你知道孔子拜誰為師了嗎?你對老子了解有多少呢?(展示老子畫像)
老子是中國第一個把真話說到最高境界的人,為我們留下了《道德經(jīng)》。而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把好話說到最高境界的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古代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講究的,自己稱自己時,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謙虛有禮,對別人就不能直接稱呼名,而要稱字,這也表示謙虛有禮。
再看孔子的稱呼,書中有幾個稱呼?當老子稱呼他的時候叫仲尼,孔子自己稱自己的時候叫孔丘,這表示什么?
三、直奔中心,提煉問題
讀最后一段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根據(jù)這句話你能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同大家一起來思考和交流嗎?
提煉中心問題:人們?yōu)槭裁磁宸麄兊膶W問和品行?
四、圍繞中心,品讀感悟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xiàn)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表明孔子品行的句子用“——”,老子的品行的句子用“ ”
1.品味重點語句。
(1)出示下面句子。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這段話可以用上“雖然……但是……”這個關聯(lián)詞語,變成轉(zhuǎn)折關系的,試一試好嗎?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這句話什么地方讓你感動?為什么?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地趕路?
孔子一路上吃了很多苦,一定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你能想象出他會遇到哪些困難嗎?
孔子為了趕路,真可謂風雨兼程,歷盡千辛萬苦,我們再來朗讀這句話,要讀出孔子趕路的辛苦。
孔子這樣趕路是為什么啊?可見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對這樣的人,你會為他豎起大拇指嗎?會為他投去怎樣的目光?(再讀)
孔子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趕到了洛陽。想象一下他到了洛陽會是什么樣子啊?在生活中,你見過風塵仆仆的人嗎?
(2)再讀這一段下面的句子,看看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動?要注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出示)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這里有一組近義詞,看看他們的意思有什么區(qū)別?
拜訪:訪問的意思。拜見:拜會、會見的意思,在這里是指誰拜訪誰?做個行禮的動作。(為表示尊重,古人初次見面時行禮一定是九十度。)
一個拜訪,一個拜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孔子的什么精神?“你是——”后面的標點叫什么?破折號表示什么?怎么讀才能表示納悶呢?(再讀)
(3)還有哪些語句讓你感動?(出示)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再讀,這里也有一組近義詞,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調(diào)換位置讀一下,感受怎么樣?
可見作者用詞之準確。我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啊!
再讀這段對話,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更好。
齊讀“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是孔子對學習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這句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代替,是什么?用“學無止境”說兩句話:
因為學無止境,所以——
孔子之所以——是因為——
“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聃學習禮教;向萇弘學習樂理;向師襄學習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也就是說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rdquo;,也是他提出來的。
齊讀這句話,告訴你自己;
再讀,告訴同學們;
大聲讀,告訴老師;
再大聲讀,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4)表演。
師生表演,生生表演。
2.緊扣中心,談孔子和老子。
孔子拜師的場面真是感人,難怪成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師以后,師徒二人的舉動還讓人佩服嗎?讀一讀。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不離左右、隨時請教”將會是怎樣一種場景?(“不恥下問”也是他提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你認為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這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嗎?
(提示:大多數(shù)學生一定說“是”。如果有說“不是”的,也要給予肯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理念里,有的老師故意不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而是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啟發(fā)他們通過自己學習、自己思考獲得知識,這樣的老師也是好老師。)
孔子和老子,一個謙虛好學,一個誨人不倦;一個是不恥下問,一個是毫無保留,多么偉大的古代學者的風范啊!難怪人們?nèi)绱司粗厮麄儭?/p>
老子在西方學者眼中也是最有影響的炎黃子孫,不過他排名在第75位,顯然排在孔子之后,雖然他是孔子的老師,但這恰恰說明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日本漢學家井上靖稱“孔子是人類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看,他把孔子比作了太陽!他之所以有這樣高的地位,跟他的什么品質(zhì)有關?
五、拓展延伸,語言實踐
1.孔子拜師小故事。
孔子不僅向老子拜師,他還向萇弘拜師,向師襄拜師,向郯子拜師。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還向一個叫項橐的小孩拜師呢!(播放錄音)
項橐是燕國的一個七歲小孩子。有一天,他見到孔子時問:“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孔子聽后說:“你問得真奇怪,什么水都有魚;什么火都有煙;至于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不能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孔子嘆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為師。”
你佩服孔子嗎?聽說他還向農(nóng)夫拜師呢!想知道嗎?那就到課外去看書吧,書可以讓你足不出戶,而盡知天下事!
2.孔子的影響。
正因為孔子的謙虛好學、學無止境,才使他成為“天下文人之首,歷代帝王之師。”1988年,75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巴黎聚會,他們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只可惜他是世界上沒有留下自己親筆作品的人,好在他培育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的優(yōu)秀弟子整理成書《論語》(展示此書),這本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里面記載了孔子的言行,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和做學問的道理。
展示書中部分名言: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生本對話。
師:今天,我們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走近了孔子,認識了老子,現(xiàn)在我們要穿越千年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零距離交流,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寫一句或幾句話。
寫話訓練:
(1)我想對孔子說: 。
(2)我想對老子說: 。
(3)我想對老子和孔子說: 。
(4)我想對 說: 。
老師讀了這個故事后,還為孔子寫了一首小詩呢!(出示)“傳誦一個故事,
是為了牢記一位圣人;
懷念一位偉人,
是為了學習一種精神。
請記住這位萬世師表的孔子吧,
他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
如果同學們感興趣,也可以寫詩歌贊美孔子。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第五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一扇門。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筑和繪畫。今天,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認識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題,讀題:孔子拜師:
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復習回顧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課文寫了我過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
2、故事中最關鍵的人物是誰?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課文中還寫到了另外一個人物老子,他給你的印象又是怎樣的呢?
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師的整個過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謙虛有禮,都還需要我們?nèi)ゼ毤汅w會。
2、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⑴ 讀句子,你認為孔子和老子的學問怎樣?
⑵ 他們的品行又怎樣?
3、學前指導。我們說一個人的品行往往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言談舉止)抓住人物的言行來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來研究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一兩個句子,認真地讀一讀,細細地體會體會。
4、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劃出讓你感動的一兩個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
5、交流匯報,教師點撥,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重點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問:你研究誰?你找到哪個句子來進行研究的?(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進行交流。)
研究孔子:
⑴ 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理解字面意思,問:你認為怎樣的人才能算知識淵博呢?現(xiàn)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嗎?自己先去試試?(生自己讀)點名讀。我好像聽到他讀的時候強調(diào)了幾個詞語,你聽出來了嗎?(點名評)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想讀的站起來讀。)
⑵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來到了洛陽。
① 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一幅畫面?(點名說,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動。)
② 你是從哪幾個詞感受到的?(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
③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孔子趕路的艱難。(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⑶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⑷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⑸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這么長的一句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你覺得可以是哪個成語?)
⑹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小結(jié)談話:面對這樣的孔子,你有什么話想說呢?
研究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你找到哪些句子進行研究的?)
⑴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⑵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教師小結(jié):老子雖然不是課文的主角,但我們可以從孔子和老子的交往活動中感受到老子的博學多才和謙和大度,誨人不倦的高尚品行。
6、朗讀感悟: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孔子、老子高尚的品行,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⑴ 學生自由練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 分角色朗讀,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① 出示孔子和老子兩人的對話。(同桌互讀、指讀)讀是讀得很好,不過老師覺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動作會更好。你們認為呢?(試讀、指讀)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中間藏了一個新的符號?他的作用同學們剛才都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讀出來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嗎?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②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看是不是這樣的。(師生分角色讀)
四、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正因為孔子和老子一個虛心求教,一個誨人不倦,都表現(xiàn)了高尚的品行,所以獲得了人們的敬重,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齊讀)
五、課后作業(yè)
下節(jié)課我們要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希望同學們課外收集、背誦孔子、老子的名言,結(jié)合課文或課外資料從多方面談談自己對孔子、老子的認識。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3
1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3重點難點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咱們上課前先來做個熱身運動,把你們積累的孔子名言與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生: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師: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意思也就是說三個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學習的人。孔子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今天咱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板書課題)課題為什么用拜師,不用求師,也不用認師呢?
(出示課件:說文解字說,拜者,服之甚也。)
師: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極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
師:聽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帶著動作讀課題。(齊讀)
活動2【導入】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師:孔子拜誰為師?關于老子你們知道多少,請看老師為你們收集的資料。
(出示課件)
師:老子的學問這樣淵博,孔子對他佩服到了極點,千里迢迢,洛陽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大家翻到課本第67頁,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師:誰來說說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是什么?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很好,老師來寫,同學們書空。(板書: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陽不容易。還有嗎?
生:風塵仆仆
師:是的,這些詞語寫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勞累,告訴我們孔子在拜師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請看。(出示課件)
師:假如你們現(xiàn)在都是孔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冒著風雨繼續(xù)趕路。
生:我會戴上斗笠繼續(xù)前進。
師:嗯!你真是拜師心切啊!這么大的風,這么大的與,孔子,你等風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嗎?
生:不好!我想早點見到老師,學到更多的知識。
師:天黑了,路上有野獸,危險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嗎?
生:不好,我要早點趕到洛陽,遲到了,老師就不收我了。
師:茫茫雨夜,沒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覺啊?
生:我就在破廟里打個盹。
師:荒山野嶺,沒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飯呢?
生:我就摘點野果子吃。
師:求學艱辛,求知若渴啊!像這樣風雨無阻,白天趕路,晚上也在趕路,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師:像這樣頂風果腹,露天睡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風餐露宿
師:誰想讀這兩個詞語?(指名讀)還有誰想讀?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兩個詞語送到句子中去,誰想讀?(出示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人人想讀,人人樂讀,達到一個情感的共鳴】
活動3【導入】
三、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師:孔子歷盡艱辛,終于走到了洛陽,師生見面有一段非常生動的對話,請大家自由朗讀孔子和老子對話的片斷,把你喜歡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品讀人物的言行: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孔子與老子的謙遜有禮?
B、辨析近義詞:“迎候、等候”,在這兩句句子里,這兩個詞可以調(diào)換嗎?為什么不能調(diào)換?
C、演讀:同桌合作——展示評議。理解破折號的含義。
D、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3、小結(jié)
(三)自學1、3自然段,體會孔子的虛心求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 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jù)課件內(nèi)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nèi)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 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 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 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一課,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jù)課件內(nèi)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nèi)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⑴ 談孔子:
①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 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⑵ 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⑶ 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課后作業(yè)
結(jié)合課文或課外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jié)課,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四、讀書匯報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nèi)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nèi)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六、課外實踐
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6
1、孔子說的這一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概括為“學無止境”。
可是老師有時明白,有時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就到頭了嗎?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師:現(xiàn)在是三年級——生:還要讀四年級,三年后讀中學,再讀大學。生:還要考博士。師:學習就完了嗎?生:還要考研究生。師: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這就叫——生(齊):學無止境。
能不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你身邊還有誰也在不斷地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理解“遠近聞名”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勤奮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設計】
一、敘述揭題,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課件滾動出示)你知道是誰說的嗎?
關于孔子,你還知道些什么?(課外收集資料)
為什么中國的孔子有這么大的影響呢?學了《孔子拜師》這一課,相信對你會有所啟發(fā)。
二、初讀感知,自學生字、詞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己先去讀一讀課文,碰到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誰拜師?(生自讀)
你知道孔子向誰拜師了嗎?(點名回答)學生可能會說老子,或老聃。老師聽到了兩種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兩個不同的人還是同一個人呢?老師這兒有些資料,看能不能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師介紹古代人的姓名)
課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稱。如孔子、老子等。
2、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課文中有許多新朋友,見咱們班的同學這么能干,都急著要出來和大家見面呢。來看看他們是誰。(課件出示全部詞語,生自讀)
請幾個小老師帶讀。(卡片形式)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認識完這么多新朋友,接著咱們?nèi)パ芯空n文了?請大家默讀課文,想想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自讀以后,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2、匯報交流:
⑴ 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 找到這自然段
② 你們 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認為孔子謙虛或好學?)追問:你認為怎樣的人才能算知識淵博呢?
③ 現(xiàn)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嗎?自己先去試試?(生自己讀)點名讀
我好像聽到他讀的時候強調(diào)了幾個詞語,你聽出來了嗎?(點名評)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想讀的站起來讀)
⑵ 曲阜和洛陽……走到了洛陽。
① 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你們看到了嗎?(點名說)
② 你是從哪個(哪幾個詞)感受到的。
③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孔子趕路的艱難。
⑶ 對話部分:
① 找出孔子的話。想不想當一回有禮貌的孔子?那就趕快去讀一讀吧!(點兩個人讀)他在和誰對話知道嗎?你也找個老子對話吧。(同桌互讀)(點一組或兩組讀)
讀是讀得很好,不過老師覺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動作會更好。你們認為呢?(試讀)
匯報。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中間藏了一個新的符號?他的作用同學們剛才都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讀出來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嗎。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②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看是不是這樣的。這回老師也要跟你們一起讀,行不行?
師讀提示,2部分同學對話。
⑷ 學無止境:
① 說說理由吧。
② 其實這么長的一句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你覺得可以是哪個成語?
四、面對這樣的孔子,你有什么話想說呢?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nèi)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nèi)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使用生字卡,工具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和詞語;
2,激發(fā)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意;
3,組織學生交流和搜集資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學無止境"的含義,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板書課題)
2.師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圖片和資料,閱讀資料袋.(重點交 流
《論語》,老師出示幻燈片)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借助工具書自學,適當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1,交流匯報搜集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
(2)背一背.2,談一談初步學習的體會
3,師生評價
四,作業(yè)布置
1,書寫生字2,綜合性學習(可以課后完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繼續(xù)學習
(出示幻燈片)說一說孔子拜誰為師 為什么拜師
二,深入研讀 感悟品質(zhì)(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
你 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
(1)談孔子
(2)談老子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
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 為什么
4,多維評價(思考的狀態(tài),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聯(lián)系實際 升華情感
1,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
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
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而不厭
↓
拜師 學無止境
↓
老子—— 淵博, 迎候 , 愛護晚輩 →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5、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難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地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簡,齊誦論語的宏壯場面大家還記憶猶新吧?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世人所嘆。哪位同學能給大家誦上幾句孔子的名言呢?
(2)、孔子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對我國幾千年歷史發(fā)展有哪些貢獻呢?請同學們打開課后的資料袋,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3)、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2、提出提出目標
(1)識記生詞
(2)讀通課文。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3)感知文意: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
(4)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讀、會記這些字。
兼、仆、納、丘、毫、授、佩
2、我會讀、會寫生字新詞。
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
3、我會流利讀課文。
4、我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4、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知識拓展延伸
1、復習生字詞,讀課文。
2、摘抄孔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2、提出學習目標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寫一寫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能結(jié)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學文悟情展示
1、我會讀。(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我會悟。(學生結(jié)合文中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2)談老子。
(二)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談感受。(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2、展示自創(chuàng)性詩歌或心得體會。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
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四、知識拓展延伸
1、 展示自主主收集的資料。
(1)、有關孔子、老子的名言。
(2)、有關孔子、老子的故事。
2、孔子、老子是我的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的儒家、道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課后多搜集他們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吧。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0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大家都以燦爛的笑臉表示對他們最真誠的歡迎。這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道《論語》這部書中記錄了誰的言行嗎?
(板書:孔子)
2、交流:關于孔子,你還知道些什么?(學生課外收集資料)
同學們能通過問父母、上網(wǎng)查找、看書等多種途徑了解信息,可見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后資料袋中對孔子的介紹,你還能記住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小結(jié):一個人能稱為“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為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為什么會有如此成就呢,學了今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啟發(fā)。
(板書:拜師)
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板書:向誰、為什么、去哪里、怎樣)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相信你們只要用心讀書,一定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書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掃清文字障礙。
看黑板,剛才在同學們讀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詞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我們一起把它讀準了。
等候 止境 傳授 佩服 納悶 品行 曲阜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課文中還出現(xiàn)了一些名字,是不是把你們搞糊涂了呢?
出示: 孔子 孔丘 仲尼
老子 老聃
這到底是幾個人呢?
師: “子”是當時特別有學問的人才能用的尊稱,可見孔子、老子是學問頗深的人。為什么孔子自稱為孔丘,而老子卻稱他為仲尼呢?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講究的。自己稱自己時,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謙虛有禮。對別人就不能直接稱呼名,而要用字,這也表示謙虛有禮。
3、再次讀文,說說主要內(nèi)容。
攔路虎被我們解決了,請你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方法:
a、指名試說。
b、出示:孔子(什么時候)(為什么)拜(誰)師。
也許拓展課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生:孔子三十多歲的時候,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拜老子為師。
我們通過拓展課題的方法將文章主要內(nèi)容說得完整而有條理,這個方法不錯,以后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
三、交流已知道的問題。
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你能馬上回答出來嗎?孔子向誰拜師?
(板書:老子)
你對老子有多少了解呢?原來老子是個這么了不起的人物,難怪孔子要向他拜師呢!
孔子去哪里拜師呢?你從文中找到答案了嗎?
孔子為什么要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這兩個問題是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下面,讓我們走進文章的第一段,你知道孔子為什么為什么要拜師嗎?
四、讀中感悟,學習品行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你能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嗎?
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
什么樣才是遠近聞名,那孔子只是一名老師憑著什么而遠近聞名呢?
是啊,他學問淵博,人們都愿拜他為師,可是孔子卻覺得自己不夠淵博,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孔子謙虛好學)
(板書:謙虛好學)
(二)、學習第二段
1、正是因為孔子謙虛好學,所以他毅然選擇了遠離家鄉(xiāng)去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拜師的過程一帆風順嗎?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學生畫:(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終于)
師:這些詞語都寫出孔子拜師一路艱辛。你們能想象一下孔子這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嗎?
師:假如你們現(xiàn)在就是孔子,會怎么做?
生:我會懷著永遠不放棄的希望向前走著,去洛陽拜師。
師:又是風來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早點見到老師,就能學到更多知識。
師: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我得趕路。
師: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覺啊?
生:我打個盹就行了。
師:餓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飯啊?
生:我會去樹林里找野果子吃。
師:白天趕路晚上趕路,就是哪個詞?
生:日夜兼程。
師:在露天吃飯在露天睡覺,就是哪個詞?
生:風餐露宿。
老師此時也被孔子拜師的執(zhí)著精神打動了,我想用動情的朗讀,讀出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你會看到怎樣的孔子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中?(師范讀)
此時的孔子站在你面前會是什么樣?書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得非常好——風塵仆仆。你理解“風塵仆仆”的意思嗎?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呢?
小結(jié):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理解了“日夜兼程”、“風餐露宿”和“風塵仆仆”的意思,理解詞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簡單的詞語可以通過字面理解,“風塵仆仆 “這個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了理解。同學們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
你們想讀讀這句話嗎?
指導朗讀:
(a)孔子在拜師過程中歷經(jīng)千辛萬苦,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孔子拜師的艱辛。
(b)孔子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再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頑強意志。
(c)孔子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高興心情。
2、(出示插圖)好學的孔子終于來到了洛陽,你能看懂圖中所畫的內(nèi)容嗎?
生:孔子來到洛陽向老子行禮拜師。
師:拜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不同的場合拜的方式也不同,在這樣的場合,要把左手放在右手的外側(cè),身體前傾,頭略低于手。
師:現(xiàn)在請你輕輕地起立,讓我們走入文本,隨著孔子去思、去想、去做。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呀,孔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地趕來,此時此刻他看見洛陽城外,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迎候著他,這就是他尊敬的老師呀。讓我們隨著孔子深深地一拜。(引導學生做拜的動作)
師:在這一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覺孔子拜師的心意很真摯,他很想拜老子為師,他是個很懂禮貌的人,他很尊敬老子,并想跟他好好地學習。
師:孩子們,就將你們感受到的這些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之中吧!請你輕輕地坐下,同桌讀讀老子與孔子的這段對話,把當時兩位圣人見面的情景再現(xiàn)。
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直接讀人物語言。
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因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誰,所以老子是問“你是——”
小結(jié):會讀書的同學,能讀出標點符號所包含的意思。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
3、出示帶有“迎候、等候”的對話。
你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句子中的一組近義詞了嗎?這兩個詞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調(diào)換位置讀一下,感覺合適嗎?
小結(jié):可見作者用詞之準確,我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呀!
4、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師:可是老師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不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人嗎?
小結(jié):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同學學習已經(jīng)很好了仍然很勤奮,爸爸媽媽工作了還在學習,有的爺爺奶奶還在上老年大學呢!你能把這句話換個成語來說嗎?
(板書:學無止境)
“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聃學習禮教;向萇弘學習樂理;向師襄學習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也就是說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彩撬岢鰜淼摹?/p>
五、總結(jié)提煉,升華情感
1、拜師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學?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師:做到了虛心好學。
生: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師:當孔子隨時隨地向老子請教,老子會厭煩嗎?當孔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老子會怎樣做?這種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
(板書:誨人不倦)
2、今天我們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走進了孔子,認識了老子,現(xiàn)在我們要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零距離接觸。請你選擇一個方面,說一句或幾句話。說話訓練:
a、我想對孔子說:
b、我想對老子說:
c、我想對孔子和老子說:
師:對兩位圣人的贊美,老師為他們送上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孔子拜師虛心好學”,下聯(lián)是“老子授徒誨人不倦”,橫批是——學無止境。
同學們,孔子的虛心好學、老子的誨人不倦被世人稱頌,正是他們做到了學無止境,才學識淵博,得到后人的敬仰。來,請大家拿起課本,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對兩位圣人的敬佩。
六、推薦作業(yè),課后延伸
同學們,正因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們的佩服與敬重。孔子門下有許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論語》。而老子撰寫的《道德經(jīng)》,這兩本書對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一條大河源遠流長,希望這堂課能夠給你打開一扇窗。對圣人的了解不能隨課文結(jié)束而停止,課后大家繼續(xù)搜集有關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等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
教學重點:
1: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拜師的經(jīng)過;
2: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
教學難點:
1:體會孔子勤奮好學的品行;
2: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提出問題
課前活動:背誦孔子的名言,p69頁
1·引入課題
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同學們,都是我的老師,今天就讓我們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
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孔子拜師》,齊讀課題,(出示卡片區(qū)別子的讀音)你是否記得孔子怎樣拜師的嗎?課文的順序(ppt)你了解孔子和老子嗎?
孔子(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匯報
師:聽了同學的介紹老師知道了孔子和老子是很有學問的人,老子是孔子的先生,也就是孔子的老師,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為什么他還要去拜老子為師呢?請快速瀏覽課文看誰最快找到人們評價孔子和老子的句子?
二.解決問題
1.生匯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ppt)點名讀,齊讀
a.齊讀句子,理解敬重,你能給它換個詞嗎?
b.換詞:尊敬,敬仰(齊讀)
2.細讀課文,品讀句子
師:為什么人們敬重他們的品行,你能否從孔子拜師這件事來說說你的體會。
生匯報:
師:你能從文中找到能說明孔子品行高的詞或句子?首先請同學快速默讀(提醒:不出聲),并用直線畫出來,然后四人小組人進行交流,最后推選代表發(fā)言,其他人做補充。
a.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b.指導點評,及時評價(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隨機調(diào)整,順學而導)
重點詞句:ppt
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師:齊讀句子,你從這句話真的了什么?(孔子拜師的艱辛)你從哪幾個詞體會到了孔子拜師的艱辛?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趕路,說孔子求取知識的心情急切。
“終于”因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遙遠。
2.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學生孔丘特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近義詞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候。分角色讀
多謝老師等候。
3.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一句話你能換個四字詞?學海無涯,學無止境
3.師:看,孔子是多么值得我們?nèi)W習,想與孔子交流嗎?ppt
運用:孔子,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一個勤學好問的人)
學生自由發(fā)揮,結(jié)合自己的感悟
三.升華主題
師:孔子是個謙虛好學的人,那么他的老師——老子呢?請大家齊讀第三自然段。
1:拓詞:選擇題的形式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子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這句話你認為一下的那個解釋最合適?(誨人不倦)
a:勤學好問b虛心求教c誨人不倦
2:師:正是因為孔子的虛心求教,老子的誨人不倦,所以:ppt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師: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人們?yōu)槭裁淳粗厮麄兊钠沸辛藛?
孔子的勤學好問,老子的誨人不倦
四.總結(jié)
師:.孔子和老子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他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的精神,思想,品行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孔子的勤學好問,老子的誨人不倦。
五.課外延伸:
1.背誦p69孔子的名言。
2.搜集孔子的名言,并熟記。
板書設計
孔子拜師
老子
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海無涯
學無止境
誨人不倦勤學好問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認讀及書寫。
教學難點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導入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板書: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讀zǐ)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資料,閱讀資料袋。(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認記“丘”。)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你還知道那些名言?
四、綜合性學習
布置任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一、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謙虛禮貌)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禮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
(4)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二、再讀全文,再感受。
三、作業(yè)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老子
學生 拜師
課后反思:
學生能利用書中的資料和文后的資料來了解人物,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然希望能從課外獲取更多資料作為補充,這樣可以豐富大家的知識。讀文談感受有進步,能找出文中的詞句來理解,讀懂了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