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語文世界》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漫游語文世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初步嘗試在語文學習中溝通課堂內外、課本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從而開發利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
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分成小組搜集家庭、校園、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將搜集到的資料加以篩選、梳理,編成各種小冊子。我在一個班級按照老方法上課,學生雖然搜集了大量資料,但是通過交流發現他們沒有思考,沒有分析,有學生從網上直接下載資料卻從頭到尾沒讀過一遍,還有學生對搜集的對聯、公司名、廣告、說明書,不規范用語、熒屏錯別字等抄錯了字讀錯了音。在課堂小結時,我讓學生以“我從 中學到了語文”為話題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竟然五個學生中有三個一兩句話敷衍了事,一個答不會,一個直截了當說:“我沒有學到語文!
課后我認真總結,意識到開發利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要教會學生方法,并要尋找到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載體。于是我把教學切入點定位在學生的姓名上。
教學時間:一節課
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叫我“杜老師”,對我的了解僅限于此,今天我要隆重介紹自己!大家歡迎嗎?
生:歡迎!
師:我姓杜,名晗婷。大家還知道和我同姓的人嗎?
生:杜甫。
師:你知道他的詩句嗎?
生:《春夜細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生:還有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師:很好!晗的意思是天將明。我就是天剛剛亮時生下來的。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就是這個晗。
生:沒聽說過。
師:我們將要學他的一篇文章《談骨氣》。希望同學課外閱讀此文,我們要做一名像吳晗先生那樣有骨氣的人。“婷”形容人或花木美好。我喜歡一位女詩人舒婷,她的代表作有《我可愛的祖國》《致橡樹》等。其實我們的姓名都是長輩精心選擇的,包含了許多語文知識。你知道自己名字中的語文知識嗎?大家可以借助各種工具書。
(學生自己或者互相查閱資料)
張瑜:“瑜”有兩種意思:1. 美玉;2. 玉的光彩,比喻優點。成語“瑕不掩瑜”,“瑕瑜互現”中的“瑜”就是這個意思。我想爸爸媽媽希望我成為有優點的孩子。
丁冰清:“冰清”取自“冰清玉潔”,比喻高尚純潔。
鄭雨鯤:我的名字出于《莊子?逍遙游》。北冰洋里有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軀體,不知道有幾千里大。鯤后來變成一只鳥,名字叫做鵬。鵬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鵬的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海風吹起的時候,鵬就飛往南極。它乘著旋風直飛上九萬里高空,鼓動雙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濺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后來,人們把一個人有遠大的前途叫做鵬程萬里,把仕途順利稱為扶搖直上。我知道爸媽的良苦用心了。
陳博: 爸爸媽媽希望我博覽群書,成為博學多識,有博愛精神的人。
傅曉旭:“曉”天剛亮,“旭”初出的太陽。家人希望我將來如旭日東升,成為家喻戶曉的人。
戴人杰:我要做“人中豪杰”。
吉晨暉: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早上出生的我長大一定要報答父母。
……
生:這節課真有意思!
生:我學到許多成語,古詩,典故。
生:如果語文課都這樣就好了!
生:小小姓名中蘊含了這么多語文知識。我理解了語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語文!
生:今天我漫游了語文世界,大開眼界!
……
學生沒想到跟隨自己多年的姓名中蘊含了這么多的語文知識,課堂發言人數達到38人次(班級總人數為44人),其中語文基礎不太好、平時不發言的學生也積極加入其中。學生覺得教學比較新奇,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我們在開發利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時不一定要把眼界放得多么遠多么廣,要選擇學生熟悉的、易于掌握的、感興趣的教育資源,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