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精選2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將字寫得規范、正確。
2、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復述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難點
能復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述故事
1、提示復述的線索,鼓勵學生復述時加入自己的想象。
點撥:提示學生先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進行復述;也可以邊想象畫面邊復述;還可以按照上節課的板書進行復述;或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復述。
2、學生在小組內自由練習復述。
3、提名說,集體評議。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注意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
2、教師在田字格內范寫生字,學生仿寫。
3、學生寫字、抄詞。寫后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后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盤古醒后——天地分開后——盤古倒下后
教學反思:
教學中每一個設計,每一個句子呈現,每一個提問都要有針對性,圍繞目標做到一步步落實,而不是走馬觀花。
在教學盤古頂天立地中,我讓學生角色體悟,感受了盤古的辛苦,對累得倒下的盤古說話讓學生進行情感的深化,但是在這個環節中,似乎做到了環節的到位,到是在落實這一個點上卻不夠,學生讀得不夠,學生說得不夠,學生悟得不夠,在今后的課文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讀夠、悟夠、充分落實到位。
四年級上冊語文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孫悟空、哪吒、葫蘆娃的動畫片段。
2、同學們認識他們嗎?他們是誰?
3、在遠古時期,像他們這樣神奇的人物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個神奇人物用利斧劈開了天與地,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神奇的人物是誰嗎?(學生答:盤古;教師板書課題,齊讀)
4、對題質疑,學生匯報,教師小結:盤古是誰?他是怎樣開天地的?天地分開后又是怎樣的?課文會告訴我們一切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桌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字的。
3、鞏固識字。做“給生字找朋友”的游戲。(用卡片出示生字,請同學給其組詞)
4、有感情地讀“創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5、指導學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理解重點詞“創造”的意思。
6、引導學生了解并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1、重點研讀課文第2自然段,體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難。
(1)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3)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2、重點研讀第5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1)讀一讀,說說你讀了這段話后有什么感受。
(2)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文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3、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神話故事的神奇。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聯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借助多媒體畫面嘗試復述。
4、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五、布置作業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復述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
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混沌→劈
身體→美麗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