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和金屬材料 簡析與教學建議
例如,在課題1的教學中,采用“基本問題驅動──對比實驗──收集整理數據──分析作出結論──解釋基本問題”的探究形式,探討“為什么目前純金屬只有90余種,但由這些純金屬按一定組成和質量比制得的合金已達幾千種?”這一基本問題,使學生認識物質組成的改變會使其性能發生改變的重要依據。在課題2的教學中,采用“實驗──收集整理數據──分析討論──發現規律”的探究形式,探究金屬活動順序和轉換反應發生的條件。在課題3的教學中,采用“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方案──收集整理數據──結論──解釋──交流”的課內外相結合的探究形式,探究金屬的腐蝕及其防護的知識。
在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對實驗現象進行正確對比和分析,這是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
3.知識拓延多發散
在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時,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訓練。例如,在課題1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在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還需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這一問題的認識時,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重點組織好教材中的“討論”,對有些討論題應說出不止一個理由。也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討論題。
同時,要注意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例如,“金屬之最”以及“形狀記憶合金”這些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查閱有關資料,辦一期化學小報或墻報等。鋼的淬火和回火實驗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且簡單易做,應鼓勵學生課外嘗試去做。關于金屬資源保護的教學,可以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將教材中的一些礦物可供開采的年限圖制成投影片或計算機軟件等,并配合其他資料,使學生強烈感受礦物資源是有限的,以及保護金屬資源的重要性。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是每個學生都隨手可做的事情,可結合本課題未的“調查與研究”,使學生了解廢舊金屬回收的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去做。有關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的“活動與探究”,可以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設計出多種方案,允許多種方案同時試驗,以小組或個人等多種方式活動。本單元小結可以按照教材中所給的思路,采用討論、填表和填空等多種方式進行。
4.知識應用重歸納
讓學生感受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應用,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作為有關金屬能否在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等的判斷依據,可以通過對一些實例和習題的討論和分析進行歸納,也可以結合課題2的復習和小結進行。
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是一類在實際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計算,討論這一類計算題的解法時,關鍵是歸納出解題思路:即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都是純物質的計算,要把含雜質物質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可以視情況進行課堂練習,當堂討論和評析一些錯誤的解法以及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加深學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