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案例(1)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并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通過對比突破難點,并為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理論聯系實際、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過渡】很多金屬不僅能與氧氣反應,而且還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是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屬的活潑程度。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比較鎂、鋅、鐵、銅的活動性。【投影】活動與探究: 將學生分成a、b兩大組:a組:在四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兩小塊打磨光潔的鎂條、鋅粒、鐵片、銅片,各加入約5 ml稀鹽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用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實驗,并比較發生的現象。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一)【學生活動,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學生討論并回答】【評價】大家回答的都很好。【指導閱讀】欣賞課本圖8-13 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學生分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學生板書】a組:mg+2hcl==mgcl2+h2↑zn+2hcl == zncl2+h2↑fe+2hcl==fecl2+ h2↑b組:mg+h2so4==mgso4+h2↑zn +h2so4== znso4+ h2↑fe+ h2so4==feso4 + h2↑回答:(1)鎂、鋅、鐵可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不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2)鎂、鋅、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其次是鋅,然后是鐵。(3)與酸反應時,能生成氫氣的金屬活動性強;否則,就較弱。(4)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并能書寫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過渡】我們還有沒有其它方法來證明不同金屬活動性的相對強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投影】活動性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中反應出來。活動與探究:(1) 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鐵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2)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3)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鋁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4) 在盛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二)【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并回答】【小結】金屬活動性順序:鋁>鐵>銅>銀【介紹】“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是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辛勤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加倍努力把我們祖先的業績發揚光大。學生分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學生板書】fe+cuso4 == feso4+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