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教案(人教)
重點難點:
了解化學的學科特點和一些基本概念,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并進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練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概念的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思路:
教材已開始就從具體的實驗中納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概念,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教材從生活中提煉出兩個探究活動,還安排了三項基本試驗操作,我們要主動參與探究活動和試驗操作練習,并通過探究活動和合作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初步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和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悅,從而產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并可望了解化學的情感,樹立學好化學的信心,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于合作等優良品德。
通過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中和熄滅后三個階段的觀察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初步學會觀察、記錄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學會結論推理的方法,學會實驗原理步驟等的圖示方法。同過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儀器洗滌的基本操作練習,學會化學試驗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實驗設計,填寫實驗報告。
中考分析:
從今年各地中考考卷來看,都把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科學探究的方法、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作為重要內容來考察,XX年中考次部分內容共14分,占總分的20%。考查的方法是將具體的實驗與活動探究相結合,使學生從重獲取化學知識。試題靈活多樣,既考查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培養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二、教學重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補充講解、練習提高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引言] 我們知道在物質世界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例如,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炎熱的夏天食物易腐敗、燃料能燃燒、鋼鐵制品在潮濕的環境會慢慢生銹等。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特點,掌握其規律,對于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板書]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后物質的顏色、狀態,列表記錄。
演示[實驗1-1] 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