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案(新人教版)
化學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選擇(板書)
投影:實驗室制氣體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種
固體和固體反應
氣體 反應物的狀態 固體和液體反應
發生 液體和液體反應
裝置
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
氣體 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大的——向上排氣法
收集 密度比空氣小的——向下排氣法
裝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二氧化碳制取實驗及相關性質比較
反應物的狀態
反應條件
密度
溶解度
co2
o2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各有什么不同。
投影:各種儀器供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時選擇。
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與同學討論、交流、分析各自設計的裝置的優缺點。
活動:各組修改各自的裝置。
總結:略
作業:新學案
教后:
第二課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討論:如何利用所設計的裝置制一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步驟?
三、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板書)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加入藥品
3、制取收集氣體。
思考:1、如何驗證所制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如何驗證集氣瓶中已收集滿?
討論總結:四、驗證二氧化碳的方法(板書)
1、檢驗方法:將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由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學生活動:制二氧化碳并檢驗、收集一滿瓶二氧化碳。
(教師巡視指導)
討論:實驗室制氣體的思路是什么?
總結:1、選擇反應原理
2、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
3、確定驗證氣體的方法。
作業:寫出本次的探究活動報告。
教后:
課題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關注溫室效應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
2)會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與價值觀
強化保護環境、解決環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性質
教學難點:
二氧化碳與水、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多媒體教學
課 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情景導入:講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
講授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