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學復習資料1
四、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9、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10、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1、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2、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6、唯一的非金屬液態單質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 18、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現[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
20、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五、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 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 (如 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于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 s一定大于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