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整理
◆二氧化碳能與灼熱的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該反應是吸熱反應。該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該反應是二氧化碳變為一氧化碳的一種方法。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滅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②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 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
◆光合作用:作氣體肥料,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四、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造成溫室效應◆【能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氟利昂)。
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六、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燒的現象】①發出藍色火焰;②放熱;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煤爐從上至下,常發生的三個反應:2co+o2=2co2、co2+c=2co、c+o2=co2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原因: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正常的血液呈深紅色,當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紅色變成淺紅色。
◆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七、一氧化碳的用途:
◆可燃性:作氣體燃料
◆還原性:冶煉金屬
八、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實驗操作】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熱前必須先檢驗一氧化碳的純度;②點燃酒精燈給玻璃管內的物質加熱;③實驗完畢,先熄滅酒精燈;④再通入一會兒一氧化碳直到試管冷卻。【實驗現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結論】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co+cuo=cu+co2【注意事項】①檢驗一氧化碳純度的目的:防止加熱空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引起爆炸。②一氧化碳“早來晚走”,酒精燈“遲到早退”。③一氧化碳“早來”,酒精燈“遲到”的目的:排凈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空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引起爆炸。④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燈“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熱的銅重新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2cu+o2=2cuo)。⑤因為一氧化碳有劇毒,隨意排放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必須進行尾氣處理。⑥溶液的選擇:①證明反應生成二氧化碳;②除去裝置內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與上面的實驗類似(⑥下的酒精燈要換成酒精噴燈)【實現現象】紅色粉末逐漸變黑,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方程式】
【注意事項】鐵塊是銀白色的,但鐵粉是黑色的。
九、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比較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化學性質
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①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②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③二氧化碳能和碳單質反應
④二氧化碳能參與光合作用
檢驗方法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粉末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