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學復習資料2
④固體和液體的混合:固體液體相互混合或反應時,要先加入固體,然后加入液體。
⑤試驗可燃性氣體:在試驗氫氣等的可燃性時,要先檢驗氫氣等氣體的純度,然后試驗其可燃性等性質。
⑥氧化還原反應:用還原性的氣體(如h2、co)還原氧化銅等固體物質時,一般需要加熱。實驗時,要先通一會兒氣體,然后再加熱。實驗完畢,繼續通氫氣,先移去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然后再移去導氣管。
⑦稀釋濃硫酸: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里加入蒸餾水,然后沿燒杯壁慢慢注入濃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后裝瓶。
⑧分離混合物:用重結晶的方法分離食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當食鹽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加熱蒸發飽和溶液,析出食鹽晶體,過濾,然后再冷卻母液析出硝酸鉀晶體;當硝酸鉀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冷卻熱飽和溶液,析出硝酸鉀晶體,過濾,然后再蒸發母液,析出食鹽晶體。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實驗時,待測溶液一般選用堿溶液,應先向待測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使之顯紅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攪拌,直至紅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然后接著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⑿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在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無水硫酸銅的干燥管,然后再通過盛有石灰水的洗氣瓶。
⒀檢驗酸性氣體或堿性氣體:檢驗氯化氫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藍色石蕊試紙,然后用試紙檢驗使之變成紅色;檢驗氨氣時,先用蒸餾水潤濕紅色石蕊試紙,然后用試紙檢驗使之變成藍色。
⒁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混合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后近”;金屬混合物與一種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也是“先遠”“后近”。如al和mg同時和fecl3溶液反應,mg與fe的距離遠,al與fe的距離近(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順序)。
十五、反應中的一些規律:
①跟ba2+反應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為baso4.
②跟ag+反應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為agcl。
③跟鹽酸反應產生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為hco3- 離子,但一般不予以考慮)*凡碳酸鹽與酸都能反應產生co2氣體。
④跟堿反應能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的,一定為nh4+(即為銨鹽)。
*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與cl- 同時存在,若要檢驗時,則必須先用ba(no3)2溶液檢驗并除盡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檢驗cl- 。
⑥可溶性的堿加熱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堿受熱才能分解。cu(oh)2 △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鹽加熱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鹽受熱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鹽也不穩定,受熱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