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1課時)
學 以
致 用
[視頻]兩個變化,由學生判斷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學生思考判斷
先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頭 腦
風 暴
盡可能多的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對于學生舉的復雜例子,可留待以后學習或告知可通過網絡學習。
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開放思維,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和網絡學習的方法。
拓 展
討 論
舉例說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伴隨的一個現象,[問]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還伴隨那些現象?
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了解變化中伴隨的現象,進一步說明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僅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學 法
提 升
教師說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說明事物的變化是復雜的,對復雜事情分類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學生體會這一科學研究的方法
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結束語
物質的變化是復雜的,還有很多無法解釋的留待以后學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努力吧同學們!
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板書設計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1課時)
一、
定義
伴隨現象
物理變化
無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
破碎、熔化、氣化、發光、放熱、變色等
化學變化
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
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產生沉淀等
加熱 遇冷
研磨
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加入稀鹽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
物質的變化實驗1水 水蒸氣 水
實驗2膽礬 膽礬
藍色晶體 藍色粉末
實驗3膽礬溶液 氫氧化銅
藍色沉淀
實驗4石灰石 二氧化碳
氣體
二氧化碳 碳酸鈣
白色沉淀
三、 評價分析
在本節課的設計中一直注意遵循新課程理念。所用事例均源自學生生活;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合作探究的機會,重要的結論都由學生總結,使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在學生沒有實驗知識的基礎上都盡可能讓學生實踐;在設計問題時基本上都采用開放式提問,沒有束縛學生,可以說放飛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通過學習學生能辨別簡單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初步學會描述實驗現象。開放性學習存在很多教師無法事先預料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考驗教師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