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化學與社會發展(滬教)
五、對污水的處理
污水的處理,根據對水質的要求,可分為三級。污水的一級處理也稱預處理。在污水處理引進的污水,通常先通過鐵柵欄過濾,去掉體積較大的雜物,然后再流入污水池中,經沉淀及浮選等過程,把污水中的懸浮物和固體沉淀物去掉。然后再根據污水的性質,加入一定量的堿或酸等化學實際、試劑,將污水中的酸堿物質中和。我國20世紀80年代,各城市的污水處理站大多為一級處理。污水的一級處理可理解為一般的物理化學法的初步除污過程。
污水的二級處理,指的是在一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做生化處理。例如采用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后,大部分有機質被去除,水中只留下一些無機鹽類及少量的懸浮物。目前,我國不少新型化工廠可達污水二級處理標準。當然,作為企業污水的處理,根據排放污水的不同性質,采用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去污的具體方法也是各式各樣的。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工廠的污水還可以與廢料的回收再利用等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的治理。
污水的三級處理,也稱深度處理,是利用較為復雜的物理、化學等方法進一步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質。其處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臭氧氧化、電滲析、反滲透等等。通過深度處理后,污水可以凈化到工業用水的標準,故三級處理后的水可以再次在工業上使用。由于深度處理的成本較高,因此目前還沒能普遍采用。但我國的水資源并不豐富,許多城市供水還很緊張,可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水的深度處理必定會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