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3、 從量的角度,根據化學式可以計算分子的相對質量。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物質的微觀構成圖,讓學生建立起見到一種物質,就去思考“這種物質的微觀構成是怎樣的?如何用符號來表示他的微觀構成?”的思維習慣。
三、化合價與化學式
教師只要讓學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其原子之間的關系是確定的。不必理解化合價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引導學生找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的特點,及化合價的規律。
學生思考、觀察、交流,并要熟記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活動天地]
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
正確書寫化學式書寫化學式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教師可以板書一組物質的化學式,讓學生標出化合價,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化合價的一些規律。
已知鋁為+3價,氧為-2價,寫出鋁的這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寫出組成化合物的兩種元素的符號,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 al o求兩種元素正、負化合價絕對值的最小公倍數。 3×2=10求各元素的原子數:al:10÷2=5 o:10÷5=2把原子數寫在各元素符號的有下方,即得化學式: al 2o5檢查化學式,當正價總數于負價總數的代數和等于0時,化學式才算是正確的。
學生在熟記化學式的基礎上,熟練標出物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價的一些規律。
在能把握規律的前提下,反復練習,能熟練寫出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正確書寫化學式是學好化學的基礎,而學生剛接觸化學時間不長,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由模仿開始,反復練習,熟能生巧。在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其組成和結構是人們通過實驗方法探究出來的,根據化合價只能寫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質的化學式。
相對分子質量 在學生明確了相對分子質量之后,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讓學生解決:計算兩個氫原子于一個樣原子的質量之比;計算水分子中氫原子育氧原子的質量之比;計算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之比。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進行反思,自己糾錯,再次練習。
四、計算物質組成的定量表示1、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例1、計算h2o中h、o元素的質量比。(解釋)在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解:h:o=2×1:16×1=2:16=1:8。(化為最簡整數比)例2、計算co2中c、o元素的質量比。解:c:o=12×1:16×2=12:32=3:8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進行反思,自己糾錯,再次練習。
學生第一次接觸物質組成的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達到一定的共識;在學生能理解的進行計算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量的有梯度的訓練題,讓學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練掌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