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
紅磷做燃料更為合理。
學生閱讀課本,空氣精確成分。
學生們在教師指導下對四組實驗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與反思,經討論分析得出下面的結論:
第一組同學用紅磷為燃料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只能是粗略的。
原 因:
1、在將燃著的紅磷放入集氣瓶的過程中,集氣瓶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在膠塞還未塞緊時氣體從瓶中逸出。
2、導管中還有一段水柱沒有被壓入集氣瓶中。
學生再度進行熱烈的討論和分析并想出了多種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通過這一活動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認識一個簡單、有效且有價值的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做出合理的假設,并進行實驗論證,回答問題并向他人介紹成果。
引導學生對探究實驗過程進行回顧與反思,這樣更利于拓寬學生的創新思維,擴大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希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師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們!
請同學談收獲與體會。
最后教師在板書位置畫出一個大大的蝴蝶并對他們說:在這堂課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智慧與才華,體會到了什么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們一定會表現的更加出色,也希望同學們能繼續保持這種熱情,象蝴蝶的蛹一樣不畏漆黑的掙扎與考驗。
最終如蝴蝶般展翼飛向屬于你們的天空。
1、改進點燃紅磷的方式,以防止熱氣體逸出:用放大鏡在陽光下聚焦引燃紅磷。
2、改進測氧氣成分的方式。
3、嘗試使用其他藥品:受緒言中cu2(oh)2co3受熱分解實驗的啟發,建議用蠟燭做燃料,用澄清水代替集氣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co2氣體,后經老師提示決定改用氫氧化鈉的濃溶液代替石灰水。
(至此,學生感覺仍舊意猶未盡,表示課下還想對此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學生談收獲與體會。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