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精選6篇)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通過學生深入生活和經(jīng)歷市場調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組成有多種方法。 接著又配置三種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過觀察顏色的不同來感受溶液的濃稀,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將生活經(jīng)驗遷移到所學知識上來。讓學生從三種不同的經(jīng)歷,即市場調查、實驗操作、生活經(jīng)驗,來認識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隨后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即為所配置的溶液設計標有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標簽。學生發(fā)現(xiàn)在多種表示方法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顯得較為簡單,從而歸納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認識規(guī)律,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接著進行了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些應用,使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最后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社會現(xiàn)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
教案課 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授課人何曉艷學校山西太鋼六中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分辨溶液、溶質、溶劑;知道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進一步加強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配制溶液和設計標簽的過程,學會配制溶液的簡單方法及會用1—2種溶液中溶質組成的表示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溶液組成在生活中的應用;經(jīng)歷市場調查、實驗、設計標簽、討論等多種學習活動,體會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價值。 重點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及應用,配置簡單溶液的方法。難點多種溶液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義,關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應用。教學方法調查研究、實驗操作、思考討論式探究學習儀器、藥品天平、鑰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硫酸銅、水。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展示溶液引出課題] 出示幾種常見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鍋頭、果汁飲料、碳酸飲料、醬油、生理鹽水。這些我們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對它們的組成卻并不熟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標,找出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清楚,設計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填寫調查表。溶液名稱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含義 [組織交流] 請小組匯報調查結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多媒體課件展示) [配制溶液] 現(xiàn)在同學們親自來配置溶液。要求——將0.5 g、1.5 g、2 g的硫酸銅分別放入三只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思考——所需的實驗步驟和實驗儀器。實驗——進行配制。 [提出問題] 通過觀察你知道這三只試管中的溶液哪個濃嗎?在生活中你還有什么方法判斷溶液的濃稀? [設計標簽] 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僅僅是判斷溶液濃稀粗略的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商家向消費者介紹產(chǎn)品那樣明確地表示出溶液的組成。現(xiàn)在就以小組為單位給所配制的溶液設計標簽,要求必須有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進行評比] 以小組為單位簡單介紹所設計標簽的內容,著重說明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問題] 那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寫出它的計算式并給它起個名字。 [歸納總結]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100% 用這種方法表示出上述三個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擴展應用] 1、 某果汁飲料中果蔬汁含量是≥20%,它的含義是什么?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0.9%,它的含義是什么?2、 一個硫酸鈉溶液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38%,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每100 g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g。②每100 ml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ml。3、 計算下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①把10 g的硫酸鈉全部溶于100 g的水中。②45 g的硝酸鉀溶液蒸干后有硝酸鉀5 g。 4、 小明經(jīng)醫(yī)生確定食言的攝入量不足,他到某診所去注射。但他發(fā)現(xiàn)生理鹽水的瓶上沒有任何標識,你若是小明會怎么辦呢? [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組成的一種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還有很多作用,同學們課后以組為單位,自己設計調查表進行調查。觀察 組內同學觀察標簽,交流討論,填寫調查表。 以組為單位展示調查結果,進行交流匯報。大致有四種:一、100 ml中有某物質多少毫克(多見于各種飲料);二、酒精度為4%(v/v)(多見于飲用酒);三、某物質含量為6mg/100ml(見于某醬油商標);四、某物質含量為20%。 學生形成共識后,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思考,回答可以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 任選一種硫酸銅溶液,給它設計標簽。 組內推薦一名同學展示標簽并進行介紹。 學生交流:x%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它是通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計算得來的,應該稱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學生記憶并練習用這種方法來表示溶液的組成。 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 分組計算,相互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糾正。總結容易出錯之處。 學生發(fā)言,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后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示學生多觀察,多思考身邊的事物。 個體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充分感受到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多樣化。(語言激勵) 為學生創(chuàng)設勇于表達自己不同意見的情境,搭建施展自我的平臺(表揚發(fā)言描述最清晰的小組) 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配置溶液的過程和樂趣,了解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 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拉近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的距離。 引導學生初步表示溶液組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多項技能的平臺。 為學生搭建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賞識每一位學生,誘發(fā)其主動性。(表揚有創(chuàng)意,與重不同的思維。) 讓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體驗探求知識的樂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 讓學生在練習中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增強對社會現(xiàn)實的了解,體會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作為公民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使知識在課后能得到鞏固和連續(xù)。
板書設計
<!--打印部分內容結束-->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的第一課時,以三種組成不同的紅糖溶液的實驗入手,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有色溶液的顏色深淺與其溶液濃度的有何關系?如何證明?學生動手實驗驗證,在這個基礎上來闡明溶液組成的含義,介紹了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提出一個關系式,并推導出另一個關系式,然后通過簡單的計算、自編習題,熟悉上述兩個關系式,鞏固對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認識和應用。
二、教案
課 題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授課人 沈志新
學 校 江蘇海門實驗學校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
(2)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1)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2)能找準各量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會嚴謹求實的科學學習方法
(2)培養(yǎng)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重 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及簡單計算
難 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有關計算
教學方法 比較、歸納、練習、對比、活動探究
儀器、藥品 投影儀、試管、天平、量筒藥匙、紅糖、水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展示三飲料瓶的不同顏色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介紹]以上三飲料瓶的液體是我們興趣小組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設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將作出哪些猜測? [設問]對如何驗證糖水顏色越深濃度越大的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辦法? [教師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化回答,給予肯定,鼓勵性評價] [過渡]對于某某學生的方案4,我們一起來探究,是否可行? [學生觀察、思考][學生發(fā)言]1、三瓶溶液顏色深淺不同,顏色淺的沒那么甜。2、顏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飽和溶液,其它兩瓶一定是不飽和溶液。3、它們的濃度不同,顏色較深的濃度大,顏色較淺的濃度小[學生討論交流,并相互質疑][學生總結發(fā)言]1、將三瓶糖水蒸干,比較得到糖質量的多少2、沒有必要將整瓶糖水全部蒸干,只須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種糖水蒸干,比較即可3、顏色深。4、可以在等質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質量的糖,制得的糖水的顏色不同,加入糖多的顏色深。將書本上的藥品cuso4溶液改成紅糖水,使學生更易和生活聯(lián)系,親近化學,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提高自我解決問題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活動探究](投影展示)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質量大致為1 g)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 g,1g,1.5 g固體紅糖,振蕩靜置比較三種紅糖水的顏色。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溶液濃稀的根據(jù)是什么?試管編號溶劑質量/g溶液紅色比較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 2 3 [小結過渡]對于有色溶液來說,根據(jù)顏色的深淺可以區(qū)分溶液是濃還是稀。但這種方法比較粗略,不能準確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溶質的質量,如在施用農(nóng)藥時,就應較準確地知道一定量的藥液里所含農(nóng)藥的量,如果藥液過濃,會毒害農(nóng)作物,如果藥液過稀,又不能有效地殺滅菌,因此,我們需要準確知道溶液的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組成呢? [介紹]表明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學習溶質量分數(shù) [板書]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2、計算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00%[討論]在上述活動探究中,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把結果填在課文p42上表格中。 [學生探究活動] [交流活動結果]1、填充上表結果(略)2、三種溶液顏色由淺到深,濃度由小到大。顏色越深,濃度越大。3、三種溶液所含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所以組成各不相同。 [聆聽、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概念和計算式,并進行領悟和記憶[討論、交流][匯報結果]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學習方法。以及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使學生了解學習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設問]1、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合理變形得到哪些式子[板書]1、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2、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過渡] 根據(jù)以上所學,完成表格填空(投影展示)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質量分數(shù)10 200 96100 15016%35.7100 [教師小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能準確地表示某溶液的組成,也能比較不同溶液濃度的大小,對生產(chǎn)、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引導]請同學們總結上述活動,選擇下列相關數(shù)據(jù),你能編制哪些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的習題?[投影展示]提供數(shù)據(jù)有nacl質量24 kg水質量126 kg溶液質量150 k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6%[評價與分析]強調解題格式[設問]如何將上述計算類型進行歸納?[小結板書]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引入]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又往往需要把現(xiàn)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減小呢?[討論交流][匯報結果]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2、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學生活動]完成表格填空 [學生思考,合作討論][學生發(fā)言]1、將24 kg的nacl溶解于126 kg水中,配制得到的這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2、將24 kg的nacl溶解于水,配制得150 kg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學生活動](三名學生板演例題解析過程,其他同學提出異議)[合作討論]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學生領悟]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鞏固強化溶質質量分數(shù)概念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認識溶質或溶劑量的改變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理解
[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投影]用a、b兩個燒杯各取9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kno3溶液,再向a燒杯中加入10 g,向b燒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攪拌至全部溶解。 1、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溶液的質量是多少?2、向原溶液中增加10 g硝酸鉀(全部溶解)或增加10 g水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溶液后是多少?3、上述形成的兩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小結]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質質量則溶質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升高,如增加溶劑質量,則溶劑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降低。[課堂練習]在40 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鉀或10 g水,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本課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表示溶液組成的一種方法——溶質質量分數(shù)。并能進行兩簡單的計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質或增加溶劑時溶液組成的改變情況并會計算。[作業(yè)]習題1、4、7,并完成p42實驗9-6[討論 回答]1、增加溶質的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2、增加溶劑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 [學生活動]請三名學生分別上黑板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練習并提出異議 [學生活動] 當堂反饋,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掌握情況,目標達成度。板書設計: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2、計算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0%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3
一、--思路:
本課是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的第一課時,以三種組成不同的紅糖溶液的實驗入手,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有色溶液的顏色深淺與其溶液濃度的有何關系?如何證明?學生動手實驗驗證,在這個基礎上來闡明溶液組成的含義,介紹了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提出一個關系式,并推導出另一個關系式,然后通過簡單的計算、自編習題,熟悉上述兩個關系式,鞏固對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認識和應用。
二、教案
課 題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授課人 沈志新
學 校 江蘇海門實驗學校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
(2)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1)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2)能找準各量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會嚴謹求實的科學學習方法
(2)培養(yǎng)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重 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及簡單計算
難 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有關計算
教學方法 比較、歸納、練習、對比、活動探究
儀器、藥品 投影儀、試管、天平、量筒藥匙、紅糖、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展示三飲料瓶的不同顏色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
[介紹]以上三飲料瓶的液體是我們興趣小組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
[設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將作出哪些猜測?
[設問]對如何驗證糖水顏色越深濃度越大的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辦法?
[教師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化回答,給予肯定,鼓勵性評價]
[過渡]對于某某學生的方案4,我們一起來探究,是否可行?
[學生觀察、思考]
[學生發(fā)言]
1、三瓶溶液顏色深淺不同,顏色淺的沒那么甜。
2、顏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飽和溶液,其它兩瓶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3、它們的濃度不同,顏色較深的濃度大,顏色較淺的濃度小
[學生討論交流,并相互質疑]
[學生總結發(fā)言]
1、將三瓶糖水蒸干,比較得到糖質量的多少
2、沒有必要將整瓶糖水
全部蒸干,只須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種糖水蒸干,比較即可
3、顏色深。
4、可以在等質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質量的糖,制得的糖水的顏色不同,加入糖多的顏色深。
將書本上的藥品cuso4溶液改成紅糖水,使學生更易和生活聯(lián)系,親近化學,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提高自我解決問題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活動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質量大致為1 g)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 g,1g,1.5 g固體紅糖,振蕩靜置
比較三種紅糖水的顏色。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溶液濃稀的根據(jù)是什么?
試管編號
溶劑質量/g
溶液紅色比較
溶質質量/g
溶液質量/g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
2
3
[小結過渡]對于有色溶液來說,根據(jù)顏色的深淺可以區(qū)分溶液是濃還是稀。但這種方法比較粗略,不能準確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溶質的質量,如在施用農(nóng)藥時,就應較準確地知道一定量的藥液里所含農(nóng)藥的量,如果藥液過濃,會毒害農(nóng)作物,如果藥液過稀,又不能有效地殺滅菌,因此,我們需要準確知道溶液的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組成呢?
[介紹]表明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
初中主要學習溶質量分數(shù)
[板書]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2、計算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00%
[討論]在上述活動探究中,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把結果填在課文p42上表格中。
[學生探究活動]
[交流活動結果]
1、填充上表結果(略)
2、三種溶液顏色由淺到深,濃度由小到大。顏色越深,濃度越大。
3、三種溶液所含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所以組成各不相同。
[聆聽、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概念和計算式,并進行領悟和記憶
[討論、交流]
[匯報結果]
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學習方法。以及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使學生了解學習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設問]1、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合理變形得到哪些式子
[板書]
1、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
2、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過渡] 根據(jù)以上所學,完成表格填空
(投影展示)
溶質質量/g
溶劑質量/g
溶液質量/g
溶質質量分數(shù)
10
200
96
100
150
16%
35.7
100
[教師小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能準確地表示某溶液的組成,也能比較不同溶液濃度的大小,對生產(chǎn)、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導]請同學們總結上述活動,選擇下列相關數(shù)據(jù),你能編制哪些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的習題?
[投影展示]提供數(shù)據(jù)有
nacl質量24 kg
水質量126 kg
溶液質量150 kg
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6%
[評價與分析]強調解題格式
[設問]如何將上述計算類型進行歸納?
[小結板書]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引入]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又往往需要把現(xiàn)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減小呢?
[討論交流]
[匯報結果]
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
2、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學生活動]
完成表格填空
[學生思考,合作討論]
[學生發(fā)言]
1、將24 kg的nacl溶解于126 kg水中,配制得到的這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2、將24 kg的nacl溶解于水,配制得150 kg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
[學生活動](三名學生板演例題解析過程,其他同學提出異議)
[合作討論]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學生領悟]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鞏固強化溶質質量分數(shù)概念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認識溶質或溶劑量的改變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理解
[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
[投影]用a、b兩個燒杯各取9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kno3溶液,再向a燒杯中加入10 g,向b燒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攪拌至全部溶解。
1、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溶液的質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 g硝酸鉀(全部溶解)或增加10 g水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溶液后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兩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
[小結]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質質量則溶質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升高,如增加溶劑質量,則溶劑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降低。
[課堂練習]
在40 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鉀或10 g水,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本課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表示溶液組成的一種方法——溶質質量分數(shù)。并能進行兩簡單的計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質或增加溶劑時溶液組成的改變情況并會計算。
[作業(yè)]
習題1、4、7,并完成p42實驗9-6
[討論 回答]
1、增加溶質的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
2、增加溶劑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
[學生活動]請三名學生分別上黑板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練習并提出異議
[學生活動]
當堂反饋,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掌握情況,目標達成度。
板書設計: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2、計算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0%
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4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案例及評析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根據(jù)本節(jié)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采用比較、歸納、練習的教學方法,進行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新知。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達到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培養(yǎng)實事求是、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突出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快樂,品嘗學習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分析
1 .教學內容的分析
( 1 )《課標》的要求:
理解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通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規(guī)律,初步發(fā)展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 2 )考試說明中的要求:
理解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會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包括加水稀釋的計算,)了解溶質質量分數(shù)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 3 )在本學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九年級《化學》(人教版)第九單元,課題 3 ,第一課時內容。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繼化學是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學計算。學生對化學計算已有一定的經(jīng)驗,本部分知識所涉及的質量分數(shù),在第四單元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中,學過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在第八單元含雜計算中,學過混合物中某純凈物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本課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與前面學過的這兩種計算既有相同之處(分子、分母的確定),又有不同之處(關系量的范圍不同);在今后綜合計算中,仍然會涉及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使本課題的學習不斷延伸。
( 4 )內容特色:
本課知識的得出與 “ 前概念 ” 有一定相似之處,具有較好的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學生通過實驗展開學習,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自行推出計算式,再運用反例、練習、概括解題方法等對獲取信息進行加工,從而將所學知識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為以后學習綜合計算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2 .學情分析
( 1 )從學生的知識儲備上來看:學生已經(jīng)知道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兩部分組成;還知道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質量;也會判斷某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還會確定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但不會從量的角度來表示溶液的組成,卻是學生不了解的,教師若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便水到渠成。
( 2 )從學生的心理特征上來看:初三學生已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對外界事物及現(xiàn)象充滿好奇心,動手欲望強烈。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好動欲望出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用身邊常見又特別喜歡喝的糖水,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 3 )從學生的認識水平上來看:學生在學習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和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式,已經(jīng)初步認識到解化學計算題,從已知入手找可知,通過所求找需求的解題思路。本節(jié)課突出在溶液的知識范圍內找對關系量。
有了前期的知識準備,還必須有效調動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本節(jié)課的目的不在意知識本身,而是形成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實驗、思考問題、習題演練,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通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規(guī)律,初步發(fā)展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溶質質量分數(shù)概念的建立及其簡單計算;
2 .教學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找準溶質、溶劑、溶液的關系
五.教學策略
1 .“建構主義理論”的“前概念”策略:在根據(jù)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中,學生對已知量、未知量關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經(jīng)驗,具備了一定的 “ 前概念 ” 基礎。本節(jié)課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逐層訓練,引導學生不斷深入,總結方法。
2 .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讓學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過程,進而解決實際問題,享受學習的樂趣。
3 .制定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把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放在首位。本節(jié)課用 “ 制糖水,品嘗甜度 ” 創(chuàng)設情境,用 “ 真心英雄 ” 等激勵的評價語言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強烈興趣,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放飛思維、快樂學習。
六.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展示三飲料瓶的不同顏色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
[介紹]以上三飲料瓶的液體是我們興趣小組的學生自配的紅糖水。
[設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將作出哪些猜測?
[設問]對如何驗證糖水顏色越深濃度越大的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辦法?
[教師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化回答,給予肯定,鼓勵性評價]
[過渡]對于某某學生的方案4,我們一起來探究,是否可行?
[學生觀察、思考]
[學生發(fā)言]
1、三瓶溶液顏色深淺不同,顏色淺的沒那么甜。
2、顏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飽和溶液,其它兩瓶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3、它們的濃度不同,顏色較深的濃度大,顏色較淺的濃度小
[學生討論交流,并相互質疑]
[學生總結發(fā)言]
1、將三瓶糖水蒸干,比較得到糖質量的多少
2、沒有必要將整瓶糖水
全部蒸干,只須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種糖水蒸干,比較即可
3、顏色深。
4、可以在等質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質量的糖,制得的糖水的顏色不同,加入糖多的顏色深。
將書本上的藥品cuso4溶液改成紅糖水,使學生更易和生活聯(lián)系,親近化學,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提高自我解決問題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活動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質量大致為1 g)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 g,1g,1.5 g固體紅糖,振蕩靜置
比較三種紅糖水的顏色。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溶液濃稀的根據(jù)是什么?
試管編號
溶劑質量/g
溶液紅色比較
溶質質量/g
溶液質量/g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
2
3
[小結過渡]對于有色溶液來說,根據(jù)顏色的深淺可以區(qū)分溶液是濃還是稀。但這種方法比較粗略,不能準確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溶質的質量,如在施用農(nóng)藥時,就應較準確地知道一定量的藥液里所含農(nóng)藥的量,如果藥液過濃,會毒害農(nóng)作物,如果藥液過稀,又不能有效地殺滅菌,因此,我們需要準確知道溶液的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組成呢?
[介紹]表明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
初中主要學習溶質量分數(shù)
[板書]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2、計算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00%
[討論]在上述活動探究中,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把結果填在課文p42上表格中。
[學生探究活動]
[交流活動結果]
1、填充上表結果(略)
2、三種溶液顏色由淺到深,濃度由小到大。顏色越深,濃度越大。
3、三種溶液所含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所以組成各不相同。
[聆聽、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概念和計算式,并進行領悟和記憶
[討論、交流]
[匯報結果]
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學習方法。以及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使學生了解學習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設問]1、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合理變形得到哪些式子
[板書]
1、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
2、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過渡] 根據(jù)以上所學,完成表格填空
(投影展示)
溶質質量/g
溶劑質量/g
溶液質量/g
溶質質量分數(shù)
10
200
96
100
150
16%
35.7
100
[教師小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能準確地表示某溶液的組成,也能比較不同溶液濃度的大小,對生產(chǎn)、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導]請同學們總結上述活動,選擇下列相關數(shù)據(jù),你能編制哪些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的習題?
[投影展示]提供數(shù)據(jù)有
nacl質量24 kg
水質量126 kg
溶液質量150 kg
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6%
[評價與分析]強調解題格式
[設問]如何將上述計算類型進行歸納?
[小結板書]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引入]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又往往需要把現(xiàn)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減小呢?
[討論交流]
[匯報結果]
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
2、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學生活動]
完成表格填空
[學生思考,合作討論]
[學生發(fā)言]
1、將24 kg的nacl溶解于126 kg水中,配制得到的這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2、將24 kg的nacl溶解于水,配制得150 kg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
[學生活動](三名學生板演例題解析過程,其他同學提出異議)
[合作討論]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學生領悟]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鞏固強化溶質質量分數(shù)概念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認識溶質或溶劑量的改變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理解
[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或減小?
[投影]用a、b兩個燒杯各取9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kno3溶液,再向a燒杯中加入10 g,向b燒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攪拌至全部溶解。
1、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溶液的質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 g硝酸鉀(全部溶解)或增加10 g水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溶液后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兩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
[小結]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質質量則溶質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升高,如增加溶劑質量,則溶劑和溶液的質量同時增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降低。
[課堂練習]
在40 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鉀或10 g水,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本課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表示溶液組成的一種方法——溶質質量分數(shù)。并能進行兩簡單的計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質或增加溶劑時溶液組成的改變情況并會計算。
[作業(yè)]
習題1、4、7,并完成p42實驗9-6
[討論 回答]
1、增加溶質的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
2、增加溶劑質量,可使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
[學生活動]請三名學生分別上黑板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練習并提出異議
[學生活動]
當堂反饋,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掌握情況,目標達成度。
板書設計: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2、計算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00%
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體驗了學習的過程,學習了探究化學計算的基本方法。從生活實踐中體會到科學原理,并能用科學原理進一步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得到了體現(xiàn)和提高。
學生自我評價方式: 1 .談談本節(jié)課自己最大的收獲。
2 .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認識課前與課后的對比。
學生相互評價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同組成員的作用評價。
學生評價教師: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設計、實施以及作用。
教師評價: 1 .習題檢測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
2 .針對三維教學目標后兩維目標的學生訪談。
3 .學生后續(xù)學習情況觀察。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評析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知識難度不大,但要上得生動,讓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分析、歸納,并不是易事。針對這一點,設計者選擇了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思考、分析和歸納有關的化學知識。而且所選的實驗越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越感興趣,也越容易理解。
該教學設計從學生很熟悉的糖水入手,由學生親自動手配制兩杯糖水,并品嘗兩杯糖水的甜度拉開了這節(jié)課的帷幕,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化學”的理念。兩杯糖水的質量分別是多少?你怎么計算的?糖和水在溶液中分別叫做什么?兩杯糖水的質量不同,溶解的糖的質量也不同,為什么糖水的甜度相同呢?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討論,運用了“動手實驗 - 思考討論 - 得出結論”這一教學過程,并體現(xiàn)了“問題—猜測—實踐—結論”這種化學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糖與水的質量比相同( 1 : 9 );糖與糖水的質量比也相同( 1 : 10 ),在表揚學生用數(shù)據(jù)作為衡量標準,思維具有科學性的基礎上,很自然地得出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和概念。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注重知識形成”的理念。采用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新知,讓學生自己推出公式,覺得自己可以做到并不難,擁有成就感,培養(yǎng)了學習信心,而且對這個知識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學會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達到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快樂,品嘗學習成功的喜悅。
通過列舉反例,讓學生以教師的身份給別人挑錯,從而防止自己出錯,達到教學目的。利用練習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選擇自學例題,感悟解題方法的策略,深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最后,通過改變溶液中溶質或溶劑的量變換題目,提高思維能力。
這節(jié)課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筆、動腦,課堂氣氛良好,把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放在首位。用“制糖水,品嘗甜度”創(chuàng)設情境,用“真心英雄”等激勵的評價語言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強烈興趣,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放飛思維、快樂學習,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最后改變溶液中溶質或溶劑的量變式計算時,如果,利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把自己配制的兩杯糖水中,一杯加入 2 克 糖,另一杯加入 2 克水,分別算一算它們的質量分數(shù),比一比計算結果,再嘗一嘗甜度。則不僅便于學生理解題意化解難度,還能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總之,本教學設計抓住了新課程倡導注重概念形成過程的概念教學理念。突出概念的關鍵特征,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發(fā)思考,通過認識生活中的事實來形成概念,在師生、生生間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歸納得出結論。理清了知識脈絡和學生的認知脈絡,通過概念的實際運用鞏固所學知識,關注了“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5
--思路
本課通過學生深入生活和經(jīng)歷市場調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組成有多種方法。 接著又配置三種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過觀察顏色的不同來感受溶液的濃稀,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將生活經(jīng)驗遷移到所學知識上來。讓學生從三種不同的經(jīng)歷,即市場調查、實驗操作、生活經(jīng)驗,來認識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隨后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即為所配置的溶液設計標有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標簽。學生發(fā)現(xiàn)在多種表示方法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顯得較為簡單,從而歸納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認識規(guī)律,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接著進行了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些應用,使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最后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社會現(xiàn)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
教案
課 題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授課人
何曉艷
學校
山西太鋼六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分辨溶液、溶質、溶劑;知道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進一步加強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配制溶液和設計標簽的過程,學會配制溶液的簡單方法及會用1—2種溶液中溶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溶液組成在生活中的應用;經(jīng)歷市場調查、實驗、設計標簽、討論等多種學習活動,體會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價值。
重點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及應用,配置簡單溶液的方法。
難點
多種溶液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義,關于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應用。
教學方法
調查研究、實驗操作、思考討論式探究學習
儀器、藥品
天平、鑰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硫酸銅、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溶液引出課題] 出示幾種常見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鍋頭、果汁飲料、碳酸飲料、醬油、生理鹽水。這些我們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對它們的組成卻并不熟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標,找出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清楚,設計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填寫調查表。
溶液名稱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含義
[組織交流] 請小組匯報調查結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多媒體課件展示)
[配制溶液] 現(xiàn)在同學們親自來配置溶液。
要求——將0.5 g、1.5 g、2 g的硫酸銅分別放入三只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
思考——所需的實驗步驟和實驗儀器。
實驗——進行配制。
[提出問題] 通過觀察你知道這三只試管中的溶液哪個濃嗎?在生活中你還有什么方法判斷溶液的濃稀?
[設計標簽] 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僅僅是判斷溶液濃稀粗略的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商家向消費者介紹產(chǎn)品那樣明確地表示出溶液的組成。現(xiàn)在就以小組為單位給所配制的溶液設計標簽,要求必須有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進行評比] 以小組為單位簡單介紹所設計標簽的內容,著重說明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問題] 那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寫出它的計算式并給它起個名字。
[歸納總結]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100%
用這種方法表示出上述三個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擴展應用]
1、 某果汁飲料中果蔬汁含量是≥20%,它的含義是什么?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0.9%,它的含義是什么?
2、 一個硫酸鈉溶液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38%,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每100 g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g。
②每100 ml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ml。
3、 計算下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①把10 g的硫酸鈉全部溶于100 g的水中。
②45 g的硝酸鉀溶液蒸干后有硝酸鉀5 g。
4、 小明經(jīng)醫(yī)生確定食言的攝入量不足,他到某診所去注射。但他發(fā)現(xiàn)生理鹽水的瓶上沒有任何標識,你若是小明會怎么辦呢?
[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組成的一種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還有很多作用,同學們課后以組為單位,自己設計調查表進行調查。
觀察
組內同學觀察標簽,交流討論,填寫調查表。
以組為單位展示調查結果,進行交流匯報。
大致有四種:一、100 ml中有某物質多少毫克(多見于各種飲料);二、酒精度為4%(v/v)(多見于飲用酒);三、某物質含量為6mg/100ml(見于某醬油商標);四、某物質含量為20%。
學生形成共識后,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思考,回答可以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
任選一種硫酸銅溶液,給它設計標簽。
組內推薦一名同學展示標簽并進行介紹。
學生交流:x%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它是通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計算得來的,應該稱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學生記憶并練習用這種方法來表示溶液的組成。
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
分組計算,相互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糾正。總結容易出錯之處。
學生發(fā)言,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后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示學生多觀察,多思考身邊的事物。
個體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充分感受到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多樣化。(語言激勵)
為學生創(chuàng)設勇于表達自己不同意見的情境,搭建施展自我的平臺(表揚發(fā)言描述最清晰的小組)
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配置溶液的過程和樂趣,了解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
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拉近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的距離。
引導學生初步表示溶液組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多項技能的平臺。
為學生搭建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賞識每一位學生,誘發(fā)其主動性。(表揚有創(chuàng)意,與重不同的思維。)
讓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體驗探求知識的樂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
讓學生在練習中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增強對社會現(xiàn)實的了解,體會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作為公民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使知識在課后能得到鞏固和連續(xù)。
板書設計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的
1、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以及思考問題得出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初步掌握根據(jù)溶質和溶液的質量計算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3、進一步熟悉基本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
4、培養(yǎng)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溶質質量分數(shù)及其計算
三、學生實驗準備
1、教師為學生配發(fā):兩個一次性膠杯,兩只小木棍(燒烤用的),一個10 ml的量筒,一只滴管,5支試管(已貼好1、2、3等數(shù)字),玻璃棒,三包已稱好的cuso4粉末,兩個200 ml的燒杯,火柴,酒精燈,試管夾。
2、學生自備:適量白糖,一支純凈水,一個紙槽,計算器
四、教學過程
[引入] 展示兩杯白糖水。
問:“這是兩杯白糖水,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斷那杯白糖水溶解的白糖多?”
學生:喝一口,哪杯甜,它溶解的白糖就多。
[學生實驗] 每組用自帶的白糖、純凈水配制一杯白糖水,倒成兩杯,一杯留著,另一杯與其他小組交換,分別嘗一嘗,感覺哪杯甜。并且讓學生表達他的感覺。
[教師提問] 你覺得自己的糖水甜,還是別人的甜?為什么會這樣?
幾位同學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同學的充分討論,大家對糖水的濃度與溶劑溶質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
[展示] 2只不同顏色的硫酸銅溶液。
問:這是兩杯硫酸銅溶液,它們是不能喝的,因為喝下去對人體有害。那么,有什么方法判斷哪只硫酸銅溶液濃呢?
學生猜測:顏色深的那只比較濃。
問:顏色深的就一定濃嗎?下面我們來做個實驗看看。
[學生實驗] 分別在3支試管中加入約0.5 g、1 g、1.5 g的固體硫酸銅,再分別倒入10ml水,振蕩溶解后,比較三種硫酸銅溶液的顏色。
(先讓學生敘述一次實驗的內容,并敘述實驗的注意事項,以讓學生明確實驗操作。)
學生根據(jù)實驗內容填寫表格(見附1)的前3行(除質量分數(shù))
[教師提問] 大家認為 哪支試管中的硫酸銅溶液最濃?
[學生] 溶了1.5克硫酸銅的溶液最濃,顏色最深,因為溶劑相等而溶質最多。
[教師] 剛才的實驗可以證明,相同的溶劑中,溶解的溶質越多溶液的濃度越大。分別從學生配的溶液中取出兩只顏色最淺的硫酸銅溶液, 往一支試管中加入十滴水,另一只作對比,讓大家觀察顏色是否有變化。(學生覺得無變化)
[學生實驗] 把其中一支已配好的cuso4溶液的一半倒入另一支空試管,觀察兩支試管的顏色是否相同。然后用滴管在其中一支中滴入一滴水,觀察2支顏色是否有不同,再滴幾滴,再觀察顏色是否有所區(qū)別。[學生] 僅憑顏色來判斷濃度是不能分辨較小的區(qū)別的。[學生實驗] 3位學生上講臺。分別在三支試管中加入1g、2g、3g的硫酸銅粉末,然后注入20ml水,振蕩溶解,讓全班同學觀察顏色,再讓他們在其他同學中找出顏色相近的溶液,分別展示給同學們。[教師] 剛才的實驗可以證明在溶劑相同的情況下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溶液的濃度?[學生] 溶質的質量。[教師] 取其中一支硫酸銅溶液一分為二導入另外一支空試管中,往其中一支加入適量的水,攪拌,顏色明顯變淺。[教師] 除了溶質的質量會影響濃度,還有什么因素也會影響濃度?[學生] 溶劑的質量[教師實驗] 拿出兩支顏色最淺的硫酸銅溶液(一支是0.5 g的cuso4溶于10 ml水,另一支是1g的cuso4溶于20 ml水)。[教師] 兩支試管中溶液的濃度是否一樣呢?[學生1] 一樣(一部分學生);[學生2] 不一樣(另一部分學生)。[教師提問] 學生1,你為什么認為它們的濃度一樣呢?[學生1] 因為它們的顏色一樣。[教師提問] 學生2,你為什么認為它們的濃度不一樣呢?[學生2] 因為肉眼很難看清楚它們的顏色有沒有區(qū)別。[教師] 那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準確的判斷溶液的濃度呢?舉一個例子:同學們在跑步時,如果同時起跑,跑在最前面的同學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是,如果是分兩批跑,第一批的第一名就一定比第二批跑第二名的同學快嗎?[學生] 不一定。[教師] 為什么?應該用什么來判斷他們的快慢呢?[學生] 時間。[教師] 對,用時短的同學速度快,時間就是衡量速度的一個數(shù)據(jù),我們利用數(shù)據(jù)來衡量事物是比較科學的。現(xiàn)在我們也要找個數(shù)據(jù)來衡量溶液的濃度。請同學們任意發(fā)揮動腦筋找出你認為合適的數(shù)據(jù)去比較剛才兩支試管中溶液的濃度。學生思考并討論三分鐘,并寫出結果。[學生3] 我是用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算出兩支溶液的比值都是1:20,證明它們的濃度是一樣的。[教師板書] 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教師] 你和你周圍的同學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學生3] 或者用溶劑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兩只溶液比值都是19:20,還沒想到其他方法。[教師板書] 2:溶劑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教師] 哪位同學有不同的方法?請起來講一下,錯了也不要緊。[學生4] 我是用溶質除以溶劑。[教師板書] 3: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學生5] 我用溶劑除以溶質,或溶液的質量除以溶質的質量,或溶劑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算到兩溶液的這些比值都一樣。[教師板書] 4: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5: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6:溶劑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教師] 剛才幾位同學講的方法都對嗎?(停頓一下)他們講的全對!這些都是好方法,但是如果不統(tǒng)一使用同一方法,就會出現(xiàn)一種溶液的濃度使用6種方法計算就會有6個結果,這樣會產(chǎn)生混亂,所以全世界統(tǒng)一采用了同學們推出的第一個方法來計算溶液的濃度。我們把這個結果叫質量分數(shù)。 [投影]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概念: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二、計算公式: 三、[學生] 自己體會、理解公式,在課本42頁劃出重點,通過計算填寫下面表格前3項:硫酸銅溶液(溶質是 ,溶劑是 )(填名稱)
試管編號溶液顏色比較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質量分數(shù)1 2 3 4 5 6
[提問] 在黑板上寫出3中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過程,其他學生觀察并計算。[學生] 繼續(xù)計算并填寫表格。讓學生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3個結果與前面3個質量分數(shù)分別依次相同,把其中一支溶液與學生上次配好的相同濃度的溶液比較顏色,讓學生觀察。[小結提問] 不同的溶質、溶液質量,也能有相同的質量分數(shù),為什么?[學生總結] 因為它們的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例相等。[學生] 小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以科學和精確的表示溶液的濃度 [作業(yè)] 氯化鈉溶液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質量分數(shù)a55 b1020 c3060 d 5020%e5 10%f 49 2% 小結:1、 (填字母)的濃度最高, 杯濃度最低。 杯濃度一樣。2、溶液的質量= 的質量+ 的質量。
3、溶質的質量= 的質量× 。
4、溶液的質量= 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