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2
第一個途徑是進行以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為核心的思想滲透。美國在西歐設立兩個專門對東歐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政治和文化滲透的大型廣播電臺——“自由歐洲電臺”和“自由電臺”。這兩個電臺公開承認,其主要任務和目的是從美國利益出發,通過向蘇聯、東歐國家的人民特別是青年“傳播國際以及蘇聯、東歐國家內發生的重大信息”,介紹西方社會的成就、生活及價值觀念,促進蘇聯、東歐的“言論自由”和“人權原則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權和民主原則、尊重言論自由”、“促進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個途徑是分化瓦解,誘壓兼施,煽動民族情緒,支持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反對派,并且運用經濟手段來誘壓社會主義國家接受西方條件,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美國等西方國家隨時密切注視著東歐、蘇聯等國的內部動向,例如,當1980年波蘭團結工會成立以后,“美聯社”、“路透社”、“自由歐洲電臺”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蘭宣布取締團結工會之后,美國立即宣布對波蘭采取如下措施:
——同其他貸方政府商定不談判關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債務延期償還的問題。
——中止波蘭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國的民航特權。
——中止波蘭在美國水域捕魚的特許權。
——停止頒發向波蘭出口高級技術項目的特許證。
——中止波蘭的貿易最惠國待遇。
1987年7月,美國總統批準了國會關于為波蘭前團結工會的基層組織提供100萬美元津貼的決定,使資助團結工會的行為從暗地里變為完全公開化。在波蘭發生劇變的過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國家都對波蘭社會主義政府施加了巨大壓力,而對團結工會則給予巨大支持,從這里我們可看出,西方對社會主義實行“和平演變”戰略是東歐劇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東歐劇變是這些國家內部與國際背景諸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討論。在討論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內、外因關系和理論聯系實際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結論)
師:最根本的因素是他們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二、蘇聯解體
1.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師:教材在第五章第二節“50~80年代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提到勃列日涅夫在蘇聯掌權時進行過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內容和后果怎樣?
生:(回憶并作答)
師:勃列日涅夫時期,由于與美國爭霸,不斷加大國民經濟軍事化程度,加劇了經濟困難,助長了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過改革來醫治國內各種弊病的難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相繼執政,但他們兩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擔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從此,蘇聯開始按照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進行全面改革。
從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改革時期。但是由于對長期形成的畸形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對農業體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視,對企業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項改革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