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四策劃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活動目的
本節課通過小組收集-整理-展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動手設計,語言表述歷史,團結合作等能力;感知科學家鍥而不舍,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進一步論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力,對人類進步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
1、確定本次成就展的主題“科技──讓生活飛騰”
2、將班級同學分成4個活動小組,分別為“圖片展示”“再現歷史”“共同暢游”“史實論證”小組,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加以展示
3、每組選一名同學代表陳述小組策劃方案。
學生:
各小組分工準備:
“圖片展示”組收集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相關的科學家的資料;
“再現歷史 ”組邀請著名的科學家來到展館并介紹成果的發明進程及原理;
“共同暢游”組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實物并選出兩名導游帶領游客參觀展館并介紹本國的科技成果;
“史實論證”組收集有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給各國帶來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資料。
活動過程
〔教師導語〕
世界博覽會是展示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的盛會,從1851年5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到xx年中國將要舉辦的世博會,它走過了近二百年的歷程,向世人展示人類智慧的結晶,人們也感嘆著科技進步的神奇力量,今天,讓我們也擔當此重任,來舉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展──科技讓生活飛騰(多媒體課件顯示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
〔學生活動〕
[展示圖片 走進歷史]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通過閱讀書籍及上網等,收集到了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的科學家的人物圖片及他們生平,我們利用微機,制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
第一名同學: 大家好,我帶來了發明電磁感應現象的法拉第的圖片
(利用多媒體展示人物圖)
法拉第生于英國新英頓,他出生貧寒,主要靠自學成才。14歲時他跟一位裝書兼賣書師傅當學徒,利用此機會博覽書。1831法拉第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第二名同學: 大家好,現在“移動電話”成為了我們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我曾在100人中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使用“西門子”手機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5%,這說明“西門子”電子企業,領先于與世界。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西門子的龍頭老大”,發明發電機的西門子的圖片。(利用多媒體展示人物圖)1866年,他經幾年努力研制出激發式發電機,被公認為電力技術最重要階段的開端。
第三名同學: 今天傳真機方便快捷地為我們傳遞著重要信息,而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臺無線電報機是誰發明的呢?它就是意大利人馬可尼。(利用多媒體展示人物圖)1894年,他使用極為簡陋的裝置,開始了短距離的無線電報實驗;1899年,他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兩年后,橫跨大西洋發報成功。
[人物扮演 再現歷史]
第二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選出了兩同學扮演成著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和使我們在藍天中翱翔的萊特兄弟,給大家講述他們的發明成果,讓我們拉近時空的距離,目睹科學家們的風采。
愛迪生: 大家好,我是發明大王愛迪生,我一生中有多項發明,在我年僅二十三歲時就做出了首項發明──電子投票計錄器,最有創造性的發明是留聲機,而對世界來說更重要的是1879年我發明了耐用碳絲燈泡,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材料,我和助手對一千六百多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進行了幾千次試驗。19xx年,使用鎢絲的電燈泡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