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革命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過程與方法:(1)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歷史和探究歷史。深入淺出,循循誘導,層層剖析。(2)鼓勵學生大膽地回答問題,提示學生用一定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和平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隨著生產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力的進步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新發現。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導致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二、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的重要成就、特點及影響。
難點: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壟斷的作用
三、課標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條件;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主要發明創造;了解19世紀晚期壟斷組織產生,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四、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閱讀第一子目內容,歸納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主要條件和主要的發明創造。
(1) 主要條件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前提 英資本主義制度建立
資金 資本的原始積累
勞動力 自由身份(圈地運動)
技術 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
市場 廣大的海外市場
(2) 主要發明創造
領域 主 主要發明 影響
電的廣泛使用 發電機、電動機、發電廠、 技術
電燈、 、電車、電影放映機 人類進入
時代
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創制: 、 、
使用:內燃機驅動的火車和輪船
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
交通新紀元到來
化學工業 染料、塑料、藥品、炸藥、人造纖維 豐富人們生活
傳統工業 煉鋼技術 鋼材取代木材和鐵 時代到來
通迅技術 電話、 世界各地聯系加強
2、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二子目的內容、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生產關系的影
響——(1)壟斷組織的出現。
壟斷組織產生的原因:
壟斷組織產生的影響:
a、經濟上
b、政治上
c、對外關系上
3、閱讀第三子目內容,分析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世界市場的發展 (3)其它影響:生產力發展,殖民擴張方式改變,重新瓜分殖民地斗爭激烈,產業結構變化,經濟思想變化。
總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