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做》練習測試
6.這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 ]
a.擺事實
b.講道理
c.既擺事實又講道理
7.用“ ”線在段中劃出中心句。
(ⅱ)
①在學校里,有些同學很“用功”,可是不會用思想。②他們學習語文,就硬讀課文。③因為只讀不想,同一個語言文字上的道理,在這一課里老師講明白了,出現在別一課里,他們又不理解了。④他們學習數學,就硬記公式。⑤因為只記不想,用這個公式算出了一道題,碰到同</pgn0026.txt/pgn>類的第二道題就又不會算了。⑥從舊經驗里得到的道理,不能應用在新事物上,這就是不會用思想的緣故。⑦另外也有些同學,他們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來記住動植物的分類,弄清歷史的年代。⑧我們固然不贊成為了應付考試想出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但是我們承認,在學習各種功課和訓練記憶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⑨這些方法也得從學習的經驗中取得。⑩假如只是埋頭苦讀,不動腦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11)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12)例如開會,演說,辦壁報,組織班會和學術團體,這些實際的行動,如果光憑一腔熱情,埋頭苦干,不根據已有的成績和經驗,想想怎樣才能把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結果常常會勞而無功。
1.將這段文字劃分為三個層次,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2.“這就是不會用思想的緣故”句中的“這”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硬讀課文”中“硬”的正確義項是
[ ]
a.剛強 b.勉強
c.死 d.能力強
4.這段文字除了擺事實講道理外,還運用了________的論證方法。
5.本語段對中心論點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要一面做,一面想。
b.想和做是分不開的。
c.做,要*想來指導。
d.想,要*做來證明。
6.用兩個成語概括語段中兩種人學習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
7.“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的主語是
[ ]
a.課外活動 b.學習功課
c.做種種課外活動 d.學習
8.文中舉了學習語文和學習數學的例子,這兩個例子論證論點的角</pgn0027.txt/pgn>度是
[ ]
a.都是從正面論證
b.前者從正面論證,后者從反面論證
c.都是從反面論證
d.前者從反面論證,后者從正面論證
(ⅲ)
富門寒教與寒門富教
當今家庭,絕大多數只有一個小孩,所以,孩子們都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對其教育也越來越科學。“富門寒教”就是一種極有意義的教育方法。
“富門寒教”古已有之,陸游“從來簡儉作家風”,王安石告誡子女“家衰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堪稱“寒教”典范。這種家教常為今人所推崇,香港億萬富翁包玉剛、李嘉誠等,深知“千金難買幼時艱”的道理,有意讓孩子們遠離富貴自食其力,所以他們的子女個個事業有成。現在的許多學校,常請革命老前輩給學生講革命傳統,讓學生們了解上一代人的艱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從而讓孩子們明白,從小在蜜罐里泡大的人,是沒多大毅力和恒心的,只有泡一泡苦水,才會擁有終身受用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