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卷(A)
三、合作探究寫作(40分)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確對待自己,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堅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現多種多樣,有不斷進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縮的精神,有克服困難的毅力,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只有充滿自信,你才會不斷發展。 請你以“自信”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記敘經歷,編寫故事,發表議論,抒發感受。文體自選,題目自擬。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創新能力測試】(20分)一、語言運用(10分) 1.下列幾則公益廣告,從主觀情感和客觀效果看,用語不夠得體的一項是( ) a.把美麗留給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壇寄語折花者 b.別對我動手動腳。——樹木寄語 c.抽煙有害身體健康。——香煙寄語 d.我的形象全在你舉手投足之間。——墻壁寄語2.把下面的內容放在a、b兩種語言環境中轉述,要求人稱正確,語氣準確,內容清楚。1955年6月,科學家錢學森寫信給人大常委會,向祖國母親發出了求救的呼聲。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指示,速將此信送給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據理力爭,設法營救錢學森回國。 a.送信人對王炳南大使說: b.王炳南大使不在,送信人對他的秘書說: 二、語言表達(10分) 1.根據語境,補全對話。 放學路上,甲乙丙三同學展開討論。甲說:“現在的作業少了,時間多了,我可以隨心所欲地看課外書了!”乙說:“時間多了難道只是給你看課外書的嗎?學生嘛,還是應該看課本!”丙說:“你們說的都太片面了。我認為 (連標點在內不超過30個字)2.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點在內不超過30個字)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劇戲班進人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秦腔、昆劇的部分曲目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