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A)
(二) 以人為鑒(12分) 鄭公魏征①卒。征寢疾,上②與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ong)⑤,上自制碑文,并為書石。謂侍臣日:“人以銅為鑒⑥,可正衣冠⑦;以古為鑒,可知興替⑧;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zhen)⑨嘗保此三鑒以防己過。今魏征沒,朕亡一鑒矣。” (選自《史綱評要》)【注釋】 ①鄭公魏征:魏征在世時封為鄭國公。魏征是唐太宗時名臣,常給太宗李世民提意見。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會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兒。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稱薨。⑥鑒:鏡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齊,這是使動用法。⑧興替:興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稱。 1.解釋下列旬中加點的詞(4分) (1)鄭公魏征卒 (2)并為書石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鑒矣 2.將文中劃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譯文: 3.選出對加點詞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 )(3分) ①鄭公魏征卒 ③并為書石 ②士卒多為用 ④得魚腹中書 a.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d.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4.文中唐太宗以三鏡自照的話,言簡意賅,說明了一個至今仍有借鑒作用的道理。請簡要總括出這個道理的內涵: 。(3分)(三)平分生命(11分) ①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 ②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男孩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盡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不輸血妹妹就會死去。 ③作為妹妹唯一的親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男孩開始猶豫,10歲的大腦經過一番思考,終于點了點頭。 ④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后,男孩聲音顫抖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⑤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但轉念間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歲的大腦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給妹妹。在那一瞬間,男孩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⑥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了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⑧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純真的諾言。1. 從全文看,“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主要表現在哪兩件事上?請概括回答。(2分) 2.第⑦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男孩”眼中為什么會“放出光彩”?(3分)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樣的品質?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4.第③段中說,男孩“經過一番思考”。根據上文,發揮合理想象,具體描寫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過100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