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兩篇《界碑》《小巷》教案及練習
人是平凡的,任務是普通的,但他的精神是崇高的。“走過了二十幾載”,還不知要走多少春秋,他年復一年的留下來,“繼續榮任這芝麻大的邊防站長”。沒有對祖國深摯的愛、沒有對人民強烈的責任心,“有誰愿意到這杳無人跡的鬼地方,成年累月面對風雪”。
人是平凡的,任務是普通的,但他的責任是重大的。他扒開積雪,拂掉冰屑,讓界碑顯出兩個大字:“中國”。他向界碑、向祖國敬禮,他在《踏查日志》上記下日期。這一切都是那樣莊嚴,那樣鄭重。眼前是冰峰雪嶺,身后是雪嶺冰峰,更有那雪山之后的歌聲、牧場、羊群……這就是祖國。
小說的結尾是紅得悲壯的晚霞映照著日漸衰老的身影和無窮無盡的路途,留給讀者自己去思索和想象。
《小巷》:
小說先極力描繪小巷和住在小巷里的瞎子們的與世隔絕。小巷潮濕、陰暗,荒草漫生;瞎子們手拄竹棍,無聲無息,“似乎是絕緣體”。接著筆鋒一轉,小巷口擁滿了人,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小巷,小巷變得燈火通明,草也踏下去了。這群瞎子變得十分神奇,成了治病救人,讓人們恢復健康的“修理師”,由默默無聞變得名揚整個城市。
小說后半部中日夜亮著的燈光和瞎子們與病人一番對話是饒有深意的。“燈是我們的眼,所以我們看不見,但它卻看見了別人,別人也看見它呢。”——生命的價值就在于為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寫作方法
1.各具特色的環境描寫
《界碑》描寫的是冰峰雪嶺的自然環境,莽莽蒼蒼,廣闊無垠。《小巷》描寫的是小巷的社會環境,陰暗、冷落。環境氣氛不同,卻都是為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綿長陡峭的雪山、稀薄冷凝的空氣,極為艱苦的環境,突出了邊防軍人強毅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黑暗、冷落的小巷,烘托了被人遺忘的瞎子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2.簡潔、生動的人物刻畫
《界碑》中沒有一句人物對話,只有心理、動作描寫:“他背伏石頭,……心,卻在馳騁……”,“他用雙手使勁地在厚厚的積雪里扒呀扒……顯出兩個大字——‘中國’,映耀著藍天和白云。”,“他和士兵,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莊嚴地敬個軍禮。”這些無聲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把邊防軍人熱愛祖國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小巷》中瞎子們與病人的對話十分簡短卻寓意深長,展現了瞎子們高尚的思想境界。
3.凝練、雋永的語言
兩篇小小說字數很少,語言十分凝練。寥寥幾筆,一個滿面風霜的老戰土,一群默默奉獻的殘疾人就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兩篇小說的語言都富有感染力:“馬背馱著夕陽,隱進了鑲著紅色弧線的雪山縫隙,一片濃重的晚霞染紅了山山嶺嶺的積雪,紅得熱烈,紅得悲壯。”讀到這里,人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日日夜夜,病患者從窄窄的小巷往里走,黑暗里,燈在照著,燈給了希望,他們一直走,走向生活的深處。”這樣的語言韻味十足,留給人無限的想象。
四、問題探究
1.兩篇小小說中的人物有何共同點?
這兩篇小小說的環境和人物迥然而異,卻有著同樣的價值追求。他們都是平凡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名字的邊防站長和一群被人們久久遺忘了的瞎子。然而,他們的精神是崇高的,他們的人格是偉大的。他們在為國家,為社會盡責的同時,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2.兩篇小小悅的主人公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