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堂實錄
生:杜甫當時正在梓州,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省三臺縣。我估計他從這里出發,[教師在幻燈片中借助箭頭符號演示杜甫返鄉的路線圖]可能到重慶乘船,穿過巴峽和巫峽,到了襄陽后,北上回到洛陽。
師:請大家看著大屏幕,一起背背詩的后兩句。
生: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還存在哪些問題?
生:老師,請問“漫卷”是什么意思?
師:問得好。想想看,詩人在卷什么?
生:卷詩書。
師: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多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的時候要卷起。“漫卷”可能是怎樣卷?
生:慢慢地卷。
生:這里的“漫”不是快慢的慢。
生:我覺得應該是漫不經心地卷。
師:理由呢?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故鄉的喜訊,非常高興,收拾書籍的時候就可能漫不經心。
生: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我覺得詩人決不會漫不經心,應該是胡亂地收拾書籍。
師:為什么?
生:喜訊傳來,詩人太高興了,巴不得馬上就出發,所以收拾書籍時一定顧不了那么多,很隨便。
生:杜甫是大詩人,他一定很愛惜書籍,不會胡亂地收拾。
生:雖然他很愛惜書籍,但是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已經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會胡亂地收拾書籍。
師:有道理。再沒有不懂的字詞嗎?那好,大家分組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小組交流后抽生說]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失地!當我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后,高興得眼淚灑滿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們,他們也沒有一絲憂傷,趕緊胡亂地卷起詩書,我高興得簡直快發狂了!在這晴朗的好天氣里,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讓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鄉去。我乘上船兒,過巴峽,穿巫峽,襄陽一過,就一直奔向洛陽。
師:看來,你們基本上理解了詩的意思。讓我們再來讀讀全詩吧。[生齊讀后]這次的朗讀比上次有進步,但還不夠味,有點生硬的感覺,因為你們還沒有完全讀懂詩人的感情。讀古詩,一定要體會和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感情。[板書“體會情感”]你認為詩人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
生:詩人一定心情舒暢。
生:詩人十分興奮。[板書“興奮”]
師:哪個詞語直接點明了這種心情?
生:喜欲狂。
師:[板書“喜欲狂”]怎么理解?
生:杜甫高興得簡直快要發狂了。
生:詩人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又唱又跳。
師:你還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
生:我從“漫卷詩書”也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悅。
師:對。我們剛才也研究了這一點。
生:從“白日放歌須縱酒”可以看出,詩人以縱情歌唱、暢飲美酒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
生:我從最后兩句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
師:這兩句中的哪些詞語用得好?
生:“即”、“穿” 、“便”、“下”用得特別好。因為這幾個詞語在詩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我們學過的詩中也有這樣的詩句,比如——
生: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師:背背。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的確,此時此刻,詩人高興得流淚,高興得發狂,高興得手舞足蹈。他之所以這么高興,是因為——
生:朝廷的軍隊收復了被叛軍占領的地方。
師:哪一句詩直接點明了高興的原因?
生: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板書“收薊北”]“收薊北”的消息是什么時候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