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4
2、學生個別朗讀,學生點評。
3、聆聽名家朗誦,輕聲跟讀。
4、配樂朗誦,提升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這一環節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基本能理解文本,把握朗讀技巧。并且這一環節,同樣重視朗讀,采用多樣的朗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
六、體驗反思
學情反饋: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感悟到了什么?分享你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也作為課堂小結。通過反思,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思辯能力,同時也養成及時總結的學習習慣。
七、作業延伸
1、背誦全詩。
2、試以某一意想為核心,寫一首小詩,主題健康向上。
3、用課內學到的知識,閱讀賞析郭沫若的《爐中煤》。
要求:第一題必做,二、三兩題選擇一題完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鄉課外,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彈性選擇性的作業,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范圍之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此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真正實現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板書設計】
內容 感情 語調
第一小節 貧困、落后的祖國 深沉、悲痛 舒緩、低沉
第二小節 痛苦、追求的祖國 痛苦、希望 舒緩
第三小節 新生、希望的祖國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節 養育、獻身的祖國 深情、熱烈 高亢、激昂
(二、三、四小節的板書由學生補充填寫)
【教學設計說明】
閱讀課,在教學設計上我認為都要盡量遵循以下三點:
1、把朗讀放在突出地位。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使“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斷積淀與升華,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如果說學生的語感能力體現為學生突出的語文學習智力特征的話,那么,朗讀能力的培養就應該是它極為重要的基石。特別是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采取多種朗讀方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感悟舒婷深沉的愛國情感。
2、盡可能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課改最本質的變革就是學習方式的變革──主動地、探究式地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本教案的設計中,無論是處理教材還是設置問題,都在最大限度內把讀書權、思考權、討論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教案設計上的靚點主要體現以下兩點:一是課前研究性預習,學生自主選擇研究任務,提高學生研究的積極性,同時有了真正探究學習過程,把課堂學習與課外探究很好地結合起來;二是學生自主填寫板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理解,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