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課堂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
師:你的思維極具發散性。沒錯,正如諸葛亮在他的《出師表》中所說: “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 ,他不想升官發財。諸葛亮對名利、對地位的淡泊,從 “ 白帝城托孤 ” 一節也能有所了解。當時,劉備臨終將劉禪托付與諸葛亮,讓諸葛亮輔佐劉禪,并且說,若劉禪扶不起,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可諸葛亮一直對劉氏父子忠心耿耿,絕無貳心。可見諸葛亮對名利的淡泊程度。
師:現在,我們大家來總結一下,作者在刻畫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時,采用了什么方法?(點擊鼠標,出現描寫方法的提示:描寫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描寫人物時,可對其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進行描寫。)
(根據提示,這個問題很快迎刃而解,一學生代表起來發言。)
生: “ 隆中對策 ” 部分應該是對諸葛亮進行正面描寫,重點描寫人物的語言。開頭和結尾處應該是側面描寫,以崔州平、徐庶的評價、推薦,和劉備對諸葛亮的認可,來從側面烘托諸葛亮卓越的軍事才能。
(顯示競賽結果, “ 龍隊 ” 獲勝。大家鼓掌祝賀。)
四、古今對話,拓展思維
(點擊鼠標,出現下面文字:假設諸葛亮現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師:假設我就是諸葛亮,你們會對我說些什么?
生:我會說,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擁有像您一樣的天才頭腦?
生:那還用說,好好學習唄!(眾人笑)
生:諸葛先生,我認為您看錯了人。您的英明遠見曾使得劉備能和曹操、孫權抗衡,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劉備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沒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劉禪昏庸無能,使您統一天下的計劃落空。要是您去輔佐孫權的話,結果也許會是另一種樣子。
師:你的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況劉皇叔對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認為您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視這個問題,我想您會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給后人,歷史也許會因您而改變。
師:多謝你的關心!可是,為報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腦涂地。當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會注意養生之道。也希望你們能珍愛生命!
(教師小結,結束本節課的授課任務)
[ 教學反思 ]
一般來說,文言文學起來會讓學生有晦澀難懂的感覺。所以,要想上好這一課,老師必須在課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對三國歷史的了解以及設計各種豐富的表現形式,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總結這節課之所以上得比較生動有趣,是因為我準確地抓住了一些興奮點來設計教案,并在授課的適當時機恰如其分地制造興奮點。如 “ 激趣導入 ” 部分中的 “ 漁樵 ” 、 “ 扁舟 ” 、 “ 雪花 ” 、 “ 三國地圖 ” 、 “ 古箏曲 ”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環節,都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跨越了時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國時期,目睹諸葛亮笑談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進入角色 ” 的環節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須認真研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當然,這少不了他人的幫助。這一環節使學生感受到了 “ 團隊精神 ” 的重要,這和諸葛亮 “ 隆中對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賢 ” 有很多相似之處。 “ 龍爭鳳斗奪紅旗 ” 的環節再次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更好地發揮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補缺者,學生思維的活躍遠遠超出了老師預先的估計,這其中也少不了課前廣泛閱讀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對話 ” 的環節,更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使他們了解了古人與今人對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理解。
課堂要精彩,工夫在課外。這是我這堂課最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