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三國演義》知識點總結
例二:赤壁之戰
曹操率軍八十萬取荊州后,虎視江東。為抗衡曹操,孫劉聯盟,委任周瑜督軍五萬,與曹軍對峙赤壁。聯軍依據長江天險,并通過“反間”制亂,“苦肉”詐降,計設“連環”,巧“借”東風,最終一把大火把曹軍戰艦為灰燼。(見《三國演義》第48、49回)
例三:彝陵之戰(火燒連營)
為替關羽報仇,劉備揮軍攻打東吳,連連告捷。孫權命陸遜總督東吳軍馬,陸以靜制動,等待破蜀良機。由于天熱難耐,劉備讓蜀兵避暑林中,陸趁機調動各路軍馬火燒蜀軍營寨七百里,劉備損兵折將,全面潰敗,幸虧趙云救駕,才逃到白帝城。
例四:關羽大意失荊州
曹操聯結東吳,叫孫權暗襲荊州。但關羽為防呂蒙,留下重兵把守荊州使東吳無可奈何,后來,呂蒙采用陸遜之計,辭職麻痹關羽,關羽果然中計 ,把荊州重兵調來攻打樊城。呂蒙趁機用白衣渡江之計攻破荊州,關羽被迫走麥城,被吳軍俘虜并殺害。(見《三國演義》第76、77回)
例五:馬謖失街亭
為阻擋司馬懿大軍出關,諸葛亮派人把守街亭,馬謖自告奮勇請戰,并立下軍令狀。卻因驕傲自大,聽不進王平建議,又違背了孔明的囑咐,把當路駐扎改成了在山頂駐扎。結果被司馬懿斷了水道,致使軍心大亂,大敗而回,被孔明依軍令狀斬首。(見《三國演義》第95、96回)
例六:關羽溫酒斬華雄。
董卓把持朝政,兇狠專橫。各路諸侯集結討伐董卓賊。董卓派華雄迎戰,連殺數將。關羽立下軍令狀,愿去斬華雄的首級。出征前,曹操敬關羽一杯熱酒,關羽說:“酒且斟下,我去便來。”便拍馬出陣。當他提華雄人頭進帳時,那杯酒還微微燙手。(見《三國演義》第5回)
例七:七擒孟獲
為重興漢室,諸葛亮點兵南征,與南蠻首領孟獲斗智斗勇,先后用反間計詐降計等擒住孟獲,前六次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獲。到了第七次,諸葛亮智破烏戈國藤甲兵,終于使其心悅誠服,南蠻于是安定,使蜀漢朝廷得以集中力量去對付曹魏政權。(《三國演義》第87-90回)
(二)簡述《三國演義》中一次以弱勝強的戰役。
例一:官渡之戰 例二:赤壁之戰
(三)簡述《三國演義》中一次驕兵致敗的戰役。
例五:馬謖失街亭之戰 例六:關羽大意失荊州之戰
(四)簡述《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智謀故事(幾次主要的計策)
例一:“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諸葛亮之才,便以聯軍用箭為名,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趕造十萬支箭。亮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天完成任務。后諸葛亮在魯肅的配合下,利用大霧天氣的掩護,以草船靠近曹軍水寨,擂鼓吶喊,騙得曹軍亂箭齊發,最終獲得超過十萬支的箭。(見《三國演義》第46回)
例二:“空城計”
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 名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司馬懿率領15萬軍隊往西城蜂擁而來。諸葛亮立即傳令將旌旗隱藏,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用20 個軍士,扮為百姓,打掃街道。他自己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琴于城上,焚香操琴演奏。司馬懿見此情景,以為有埋伏,便退了兵。(見《三國演義》第95回)
例三:“反間計”
赤壁之戰前,蔣干自告奮勇去勸說周瑜投降。此時,周瑜正擔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張允幫助曹操訓練好水軍,于是就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接待蔣干,并佯醉與蔣干同床睡,誘導蔣干盜走事先偽造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導致蔡瑁和張允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