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三國演義》知識點總結
例二:“身在曹營心在漢”
答案可參照“千里走單騎”《三國演義》26、27回)
例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赤壁之戰前,周瑜安排好火攻的各項事宜,帶眾將視察江邊時,見江上風吹戰旗,觸動心事,便吐血倒地,諸葛亮聞訊前去探望,并寫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指出周瑜心病。后諸葛亮還設壇祭風,助周瑜完成赤壁火攻。(《三國演義》48、49回)
其他典故:
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空城計
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
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列舉一個出自《三國演義》的四字格成語,并簡述有關這一成語的故事。
例一:“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下令招兵買馬。榜文發到涿縣,引出劉備、張飛、關羽,他們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來到一個桃園,拜告天地,結為兄弟。按年齡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為三弟。三人發誓“同心協力,報效國家”。
例二:“三顧茅廬”
劉備到臥龍岡欲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不在。數日后,劉備冒雪再次來訪,卻只見到諸葛亮的弟弟。不久,劉備想第三次去請諸葛亮,關、張都不愿意,經劉備開導才一同前往,這次諸葛亮在家睡覺,三人冒著嚴寒等到諸葛亮睡醒,終于請出諸葛亮。(《三國演義》37、38回)
例三:“鞠躬盡瘁”
劉備去世后,諸葛亮為完成其遺愿,積極準備北伐魏國。第三次出兵北伐之時,他再次上《后出師表》給劉禪,分析局勢、說明蜀魏勢不兩立、北伐勢在必行之后,以“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句作結,表現了諸葛亮誓死為蜀漢的忠貞氣節。(《三國演義》第97回)
例四:“樂不思蜀”
劉禪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陽居住,并被封為安樂公。有一次,司馬昭請他喝酒,當筵席進行得酒酣耳熱時,司馬昭故意讓蜀地樂人跳蜀國舞,唱蜀國曲,同行的蜀國舊臣都痛哭落淚,只有劉禪嬉笑自若,認為“此間樂,不思蜀”。(《三國演義》第119回)
(三)列舉一個出自《三國演義》的歇后語,并簡述有關這一歇后語的故事。
例一:“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曹操進攻荊州,劉備帶領士兵和百姓南逃,趙云負責保護劉備家小。曹軍四下涌來,趙云為保護阿斗,七進起出,終于殺出重圍,回到劉備身邊。當趙云把阿斗遞給劉備時,劉備卻把劉禪摔到地上,說:“為汝這儒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大為感動,一生盡忠蜀漢。(《三國演義》第41、41回)
例二:“徐庶進曹宮——一言不發”
徐庶曾經輔佐劉備大勝曹操。后來,曹操捉得其母,并偽造徐母親筆信,將徐庶騙去許昌。徐母得徐庶為盡孝而離開劉備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絕徐庶盡孝之念。從此,身在曹宮的徐庶便踐行離別劉備的誓言,終身不為曹操設一謀。(《三國演義》第36、37回)
其他事例如: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