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三國鼎立案例《<三國演義>郵票與三國歷史》
活動目的:
1.知識方面: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掌握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等重大歷史史實以及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
2.能力方面:通過搜集郵票素材,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課堂展示交流,提高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復述能力和講演的能力;通過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抓住現象反映本質的能力;通過對歷史史實和文學藝術作品中描述的情節的比較,提高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文學創作的分辨能力;通過對曹操、諸葛亮等歷史人物的評價,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歷史人物正確標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郵票這一鮮活的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在師生以及相互交流中的主動理解態度和大膽地批判精神。向學生介紹如何欣賞方寸之美,潛移默化地實施思想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審美情趣的形成。
活動準備:
1.布置課題:
①介紹《三國演義》郵票的發行情況。明確學習目標,把學生對三國歷史人物和三國歷史故事的濃厚興趣轉化為學習探究的動力。
②收集或者從互聯網上下載三國郵票及相關知識。
③動手編寫郵票的相關說明文字。(要求包括三個角度:文學的角度即《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歷史的角度即真實的史實、審美的角度即如何欣賞方寸之美。要注明資料來源。)
④制成實物投影片或電子演示文稿。完成了演示文稿的制作以后,最后一個階段就是請學生采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展示演示文稿。
2.提供學習資源:
參考網站、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
活動過程:
1.收集資料:
在課前,教師可以承擔一些信息資料代理的工作,從網上搜集有關《三國演義》郵票以及三國歷史的學習資源: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連環畫):
三國戰役:
三國人物:
點評三國演義:
網上三國
三國郵票
2.協作作業:
學生們進行廣泛閱讀,有些同學覺得這些資料還不夠,帶了《三國演義》的書以及他們從別的渠道收集到的有關介紹三國的資料進行閱讀。大家興致很高,邊讀邊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郵票制成實物投影片或電子演示文稿。
3. 展示成果,交流答辯。
交流之前,我先向同學提出了交流的要求:
今天這節歷史活動課的主題是“《三國演義》郵票與三國歷史”。經過同學們的認真準備,六個小組都已經完成了相關資料的收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各小組的收獲。
請各小組依次登臺,由解說員用實物投影或電子演示文稿介紹郵票上的三國歷史故事、賞析方寸之美。每組介紹完畢,同學們可以提出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
好,下面有請第一小組出場:
交流開始了,第一小組介紹的是第二組郵票《夜襲鳥巢》《三顧茅廬》、《單騎救主》、《大鬧長坂坡》,幾位同學或聲情并茂地朗讀,或繪聲繪色地講解,把課堂中聽課的老師和同學都吸引住了。介紹完畢后,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時,很快有同學站起來發問,說:“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們,為什么諸葛亮年輕時,人們稱他為臥龍?”這一小組的主解說同學略微想了想,然后很大方地說:“我想可能是因為諾葛亮年輕時隱居山中,他又很有才智,所以人們稱他為臥龍,我的解釋不知你是否能接受?”那位同學很滿意地坐了下去。很快,另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我想請問一下。夜襲鳥巢中的鳥巢,在什么位置?”這下可難住了這一組同學。他們靈機一動,請老師幫助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