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三國演義》知識點總結
例二:華容道義釋曹操
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逃亡途中遭遇關羽,哀求關羽以昔日之情為重。關羽則認為過去替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危,已經報答了曹操。面對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廢公。曹操又以“五關斬將”之事,及信義之德向關羽求情。最終,關羽不顧此前與孔明立下的軍令狀,于華容道義釋曹操。
赤壁一戰,曹軍大敗。曹操領殘兵敗將往華容道逃命,被關羽攔住去路。曹操哀求關羽看在昔日之情份放他一馬。關羽義重如山,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后來五關斬將之事,心中不忍,命眾軍士四散擺開。曹操便和眾將一齊沖將過去。(見《三國演義》第50回)
(三)簡述一個體現張飛“勇猛”或“魯莽”的故事。
例一: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勇猛、粗中有細)
為給兵敗勢危的劉備贏得喘息之機,張飛當陽長阪板上僅憑身邊二十余騎布成疑陣,自己則在大隊曹軍趕來之時,倒豎虎須,圓睜環眼,緊握蛇矛,穩穩地立馬于橋頭,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邊將士夏侯杰的肝膽,當場倒撞馬下,并使曹操大驚失色回馬而走,劉備得以脫身。(見《三國演義》第42回)
例二:怒鞭督郵(鹵莽)
劉備被任命為安喜縣尉后,恰逢督郵到來,劉、關、張出城迎接,但督郵卻高坐馬上,倨傲不還禮。后督郵因索要不到財物,多次羞辱劉備。一日,張飛見百姓為劉備求情而受督郵毒打,便沖進館驛綁住督郵用柳條痛打一番,后經劉備勸說才住手。(見《三國演義》第2回)
(四)簡述一個體現諸葛亮“智謀過人”的故事。
例一:三氣周瑜
周瑜在南郡與曹仁大戰中了毒箭,孔明趁機占領南郡、荊州等地,周瑜大怒,傷口破裂;后周瑜設下美人計,孔明將計就計,致使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羞愧,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又被孔明識破而兵敗,周受此三氣而亡。
例二: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氣)
孫權向劉備討還荊州遭拒后,周瑜向孫權獻上“美人計”;用孫權的妹妹為誘餌,將劉備騙到東吳,逼還荊州。諸葛亮將計就計,讓劉備前往,并給了趙云三個錦囊。后劉備一行人按照錦囊中的策劃,私會喬國老,智激孫夫人,又再氣周瑜,使得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第54回)
例三:“智殺魏延”
諸葛亮初見魏延之時,便料定魏延會反,于是安排馬岱在魏延身邊臥底,并于臨終之前,給了楊儀一個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時打開。后來魏延果真造反,楊儀按計行事,讓魏延大叫三聲“誰敢殺我”,這時馬岱應聲而出,殺死魏延。(《三國演義》第115回)
例四:“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自知陽壽之盡的 諸葛亮,交代楊儀在其死后秘不發喪,并后寨先行,緩緩撤退。若司馬懿來追,則回旗返鼓。將自己木像,安于車上,推出軍前以嚇退敵軍。后來,事情果然如諸葛亮所料,司馬懿見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幾次驚問“我有頭否?”(《三國演義》114回)
例五:空城計(參照前面)
例六:草船借箭(參照前面)
(五)簡述一個體現曹操“奸雄”特點的故事。
例一:小時候,曹操因頑劣而屢受叔父責罵和投訴,有一回,曹操在叔父經過之時,佯裝頭到倒地。其叔大驚。趕緊告訴曹操父親,而曹操卻在父親起來之后做出一副委屈之狀。聲稱叔父誣陷自己,從而使得父親對叔父失去信任,再也沒辦法投訴曹操的頑劣。(《三國演義》第1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