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的表達和應用
8.反問 也叫反詰,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的一種修辭方法。它是無疑而問,表達的意思均包含在問句里。常用肯定形式表達否定,用否定形式表達肯定。這樣能把確定的意思表達得更鮮明、更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深刻。
難點剖析
注意辨析對偶與排比、反復與排比、設問與反問、借喻與借代等幾組易混的修辭格。如對偶與排比:對偶是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成對地排列。對偶與排比最大的區別在于:一個是“兩個……”,一個是“三項或三項以上……”。反復與排比:反復著眼于詞語或句子字面的重復,語句中所有的字都要相同;排比著眼于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近、語氣一致,語句之間有時只有個別字相同。設問與反問的區別是:設問自問自答,答案在問句之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自寓其中。借代與借喻有相近的地方,但沒有明顯的區別。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
考查應對
考查方式
1.在具體的語境中判斷修辭手法的種類及其運用的正誤。這種題型的考查比較直接,著重考查修辭格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2.指出修辭方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3.將修辭手法融合在各種寫句題中考查。將修辭手法融合到各種形式的寫句題中去考查,是近幾年來修辭考查的一大亮點,普遍受到命題者的青睞。它的突出特點是,讓考生在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的試題中,呈現出修辭的身影,強調了它的實際運用。
4.將修辭手法滲透在閱讀理解中考查?v觀近幾年來的全國各地中考題,把各種修辭手法滲透在閱讀理解中考查的特別多,考查的大致方式是:有的明確告訴某個句子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讓考生結合閱讀材料分析其表達作用;有的讓考生從閱讀材料中找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時自由找,有時指定段落),然后再分析其表達作用;有的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來賞析句子。無論哪種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對語言的運用和鑒賞能力,不涉及到名詞術語。
5.修改修辭方法使用不當的句子。
【例1】對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爭渡”運用了反復手法,表現了詞人急著尋路回家,奮力劃船的情狀。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用對偶手法,描繪了一幅風和日雨、紅碧交輝的彩色圖畫、令人心曠神怡。
c.“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還會有創新的意識?哪里還會有開拓的精神?”運用反問手法批評“追星族”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字運用了夸張手法,寫出青山的動態美。
解析 此題既考查學生對修辭格的辨識,又考查學生對所用修辭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辭方法的綜合題。做題時要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運用什么修辭方法,二要結合語言環境體會所用修辭的作用,甚至結合全文內容去理解。如a項運用反復修辭,作用理解十分正確,b項是對偶,其作用亦如此。c項是反問,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正確的。最后我們來看d項,“出” 字的確出神入化地寫出青山的動態美,但決非是夸張的修辭,而是擬人。
【答】正確答案是d。
【例2】按要求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