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
這篇小說,通過對孔乙己后半生幾個悲慘生活片斷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備受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國民冷漠、麻木的狀態(tài)。
三、擴(kuò)展引申,比照閱讀
請學(xué)生閱讀《范進(jìn)中舉》一文的節(jié)選,與課文進(jìn)行對照、比較,分析兩文人物性格和主題思想上的差異。
投影:
范進(jìn)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guān)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瞪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 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足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爺們,再為商酌。”
教師點撥:兩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孔乙己和范進(jìn)都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和犧牲品,孔乙己坐著用手爬進(jìn)“墳?zāi)埂薄7哆M(jìn)光著一只腳走進(jìn)“天堂”,可以說,他們雖結(jié)局不同,但卻是“殊路同歸”。
《范進(jìn)中舉》是以科舉使人狂迷來諷刺其罪惡的,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舉吃人來揭露其罪惡的,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態(tài),意義更深刻。范進(jìn)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兩篇文章不同的批評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結(jié)局,周圍人對主人公不同的態(tài)度,顯示了作者對封建科舉不同的批判力度,也使得社會對兩種讀書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揭示了世態(tài)的炎涼、人心的勢利。
四、課堂練習(xí)
閱讀劉云龍的《孔乙己那件脫不下的長衫》,回答問題。
①中學(xué)課本里魯迅先生的文章,讓我認(rèn)識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幾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記憶里的是他那似乎永遠(yuǎn)也脫不下的長衫。孔乙己無疑是舊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代表。透過他那破舊的長衫,我們窺見的是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守舊,是那種既不愿意承認(rèn)窘境又執(zhí)意恪守“清高”,的心態(tài)。這,不得不讓我寄予極大的同情和憐憫,其間夾雜些許困惑。
②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雖不見了孔乙己的長衫,但類似的人卻遠(yuǎn)沒絕跡。雖說一些人不再身著那灰布長衫,但在他們名牌服飾的里面還固執(zhí)地罩著那件脫不下的無形的“長衫”。
③很顯然,這“長衫”存在于人們的意識深處。它禁錮了思維方式的變化,妨礙了觀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視野不能開闊,目光流于短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何曾不見這“長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約和束縛著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倡導(dǎo)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而在一些人眼里,這只是一句書面的口號,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劑”。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舊,處處為自己考慮,不愿放棄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當(dāng)作裝點門面的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