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感悟藝術(shù)”教學(xué)設(shè)計(下)
2.“一人”不放在開頭而在此處出現(xiàn),也是更強調(diào)了上述的對比、反襯。
3.與開頭段形成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更完整。
七.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完成《伴你學(xué)語文》相關(guān)練習(xí)。
3.閱讀《老殘游記》第二回(“明湖居聽書”)。
第二課時
學(xué)習(xí)《〈老殘游記〉的文學(xué)技巧》
一、背景知識介紹(投影展示)
1、《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是劉鶚的代表作,流傳甚廣。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只眼的。
2、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F(xiàn)代學(xué)者,歷史學(xué)、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以倡導(dǎo)“五四”文學(xué)革命著聞于世。歷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北京大學(xué)校長、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
二、檢查預(yù)習(xí)
給加點的字注音:(多媒體投影)
諷(fěng)嘲 虐(nüè)政 陵(líng)
嵯峨(cuō é) 價(jie) 嗤嗤(chī chī)
溜(liù) 澎湃(péngpaì) 孑(jié)
熨(yùn)斗 千仞(rèn) 周匝(z。
譬(pì)喻
三、分析課文
1.在課文的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游記》里一個妓女罵詩的話,有什么作用呢?你同意這個“翠環(huán)”的觀點嗎?
明確:本文開頭,用了妓女的“造謠言”來形容某些不好的詩歌,這個觀點,是有失偏頗的,但他還是引用了。這是為什么呢?是為了把理論文章寫得有趣味,即使是極端的、作者不一定同意的話,也可以引來作為有趣的話題。所以下面接著說,老殘的詩歌,“雖不是好詩,卻也不是造謠言的。”這就把作者所強調(diào)的文學(xué)要“寫實”,作“實地的考察”,不能“用套語濫調(diào)”的觀念,引了出來。
2.“地裂北風(fēng)號,長冰蔽河下。后冰逐前冰,相陵復(fù)相亞。河曲易為塞,嵯峨銀橋架!边@首詩被作者評價為“不會滿人意的”,為什么呢?
明確:這受詩描寫的是一幅不常見的景象:河面的冰一塊接著一塊,后面的冰擠著前面的,有聲有勢。但是,對這種不常見的景象,僅僅用如此簡單的一首律詩,是無法將其特色表達清楚的。那怎么樣的景物描寫才能讓人滿意呢?
3.接著就引用了一段《老殘游記》中的景物描寫作為例證。這一段文章好在哪里?
明確:作者自己歸納出了結(jié)論:“不但人有個性的差別,景物也有個性的差別。我們?nèi)舨荒軐嵉赜^察這種個性的差別,只能有籠統(tǒng)浮泛的描寫,決不能有深刻的描寫。”這里從正面把自己的主張加以闡明了,也即要寫出個性來,寫出特點來,不能泛泛之談。這也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在這里,作者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明確: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前文那首詩歌和散文對比,一正一反,正反對比,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