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下森林斷想(新人教九下)
(2)學生涵詠品味這些句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仿寫。
2.體會本文敘事與抒情的水乳交融。
(1)教師提示:請大家從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寫法。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點明地下森林的特點——奇特,表達作者的感受——驚訝。
第二部分(3~20段):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的特點。
第一層(3~8段):寫火山爆發。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毀于—旦。
第二層(9~20段):這部分極寫環境的惡劣和地下森林生長的艱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寫親眼所見地下森林的狀貌。表達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教師小結:從理清思路入手,我們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先寫作者去尋覓地下森林,其次憑想象敘寫地下森林怎樣在逆境中誕生、成長,最后寫它的勝利。但我們可以感覺到文章處處流動著作者熾熱的情感。
(2)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敘事與抒情的水乳交融,并作具體點評。
教師把學生分成三組討論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組:本文幾乎全是敘述的語句,同時又幾乎全是抒情的語句,我們分辨不清楚。我想它們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會有這么強的藝術感染力。
第二小組:仔細分辨每一部分,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的。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觀感受表達觀覽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寫為主,但強烈的感情如暗流涌動。第三部分直接抒情,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地下森林的贊嘆和謳歌。
第三小組:文章多處用“你”來稱呼地下森林,表達的感情更強烈,對讀者更具有感染力。
教師小結: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在讀這篇散文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非常強烈的,會惋惜、會不平、會激動、會亢奮,會敬佩,會贊嘆!
3.體會文章的哲理美
教師提問:本文不是簡單的詠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來抒發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請同學們試著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生1: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忍受漫長的生長過程的煎熬。
生2:沉著謙遜,擁有無比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
生3: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任何時候都不悲觀或消沉。
生4: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
……
教師小結:作者贊美地下森林,贊美給峽谷以土的風,給峽谷以種子的魚鱗杜、白樺、青楊、黃菠蘿.還有滋潤了峽谷的潔凈的山泉……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合唱出來。張抗抗是一個喜歡思辨、善于分析的作家,即便是對地下森林的感受,都寫得如此深沉,表達了她對人的思考,對生命的感悟及對她們那一代人的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