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目標概說】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描寫生命、謳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也是本單元的主題。冰心《談生命》借助自然界的生命成長現象,講述生命的一般進程以及進程中的幸福和艱難的辯證關系。王鼎鈞《那樹》通過描寫一棵大樹的命運,含蓄地表達了對自然界生命慘遭虐殺的痛惜和憂慮。張抗抗《地下森林斷想》通過描寫地下森林這一奇特的景觀,抒發了對惡劣環境中掙扎成長的生命的禮贊。勃蘭兌斯《人生》通過描寫虛擬的“高塔”“地洞”“廣闊領域”
和“工場”的場景,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
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是“關注我們的社區”。開展這一活動,一定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積極有效地進行實踐,扎實地到社區這個更大的語文課堂里學語文、用語文,激發他們對學用語文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閱讀教學設計】
談生命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朗讀既是過程,又是方法,還是能力訓練點;與之并行的還有在對生命本質和規律的探討學習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與之并行的還有在對語句含義的理解中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多媒體展示兩組畫面:冰消雪融,嘩嘩奔流;種子破土,發芽抽葉。
2.學生欣賞畫面,并由此生發聯想。
3.教師導言:很多同學從這兩組畫面中聯想到了春天、生長、生命。地球養育著無數的生命,但置身于這生機勃勃的大干世界里,我們常常感覺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覺不到生命這樸實的形式下面蘊藏著的豐富哲理。今天,我們一起來拜讀冰心的《談生命》,來聆聽這位
文壇祖母對生命的思考。
二、整體把握
1.學生初讀發現文章結構上的特點。
讀后明確:全文只有一個段落。
2.聽文章配樂朗讀,按要求標記。
①作者為了闡釋生命的真諦,分別將生命比作什么?
②文章最能體現作者思想的語句有哪些?
3.交流聽讀所得。
③作者將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
④文章最能體現作者思想的語句有: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三、精讀課文,悟情悟理
1.默讀“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這一部分,說說朗讀時感情有什么變化。
討論明確:隨著文章的展開,一江春水遇到的狀況不同,朗讀時感情要有起伏。遇到峭巖前阻時是“憤激”的,遇到紅艷的桃花時是快樂羞怯的,望見大海、融歸大海是平靜的。在起伏變化中,積極樂觀的情緒是不變的。
2.學生練讀,齊讀。
3.提出問題:
①作者描寫“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過程,喻示著人的生命歷程的哪些狀況和境遇?
②面對不同的境遇,一江春水是什么態度?他的態度給了你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