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4.學生自主學習思考。
5.集中交流:
①“他曲折地穿過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喻示著人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有時候他經過細細的平沙……浪漫的歷程”喻示著人生中的順境。“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大海,啊!他……的懷里”喻示著人生命歷程的結束。
②遇到困難,他勇往直前;遇到順境,他永不停歇;走到行程盡頭,他從容、大徹大悟。由此可見生命是一個進取斗爭的過程,生命的本質在于奮勇前進。
6.按照上面的方法,分組學習“生命像一棵小樹”部分。
7.比較“生命又像一棵小樹”這一部分和前面“一江春水”的歷程的異同。
“生命像一棵小樹”這一部分幾個連續(xù)的階段與人的生命歷程是一一對應的,而“一江春水”是比喻人的生命歷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狀況,不分先后。但這兩部分文字在情感的表達上是一致的,所闡述的哲理也是一致的,都在形象地解說生命是一個快樂而痛苦的過程,生命歷程中不只有坦途,也有坎坷。
四、品讀關鍵語句,進一步領會文章內涵。
1.齊讀“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這一部分。
2.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這段文字中某句話的理解。
示例:“不是每一道……變成了空殼”這句話是說要想充實地度過人生,最關鍵的是自己。
3.學生暢談。
五、教師贈言,總結全文
生命是珍貴的又是短暫的,在我們人生的四季中,快樂與痛苦相生相成,“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有收獲。”在這其間,最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向上的精神。同學們,在你的生命長河中,揚起奮發(fā)向上的風帆吧!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以“誦讀感悟、背誦積累”的方法來組織學習這篇文質兼美、哲思深邃的抒情散文。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想,在想中讀,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在《命運交響曲》的音樂背景下激情朗誦汪國真的《生命生命》。
2.教師談話: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欣賞一曲關于生命的悠遠韻律。
二、誦讀文本,把握文意
1.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請學生自由讀文,找出文章表示層次的語言標志。
“生命像……又像……”。文章先總地說生命像什么,然后用“像……又像……”的句式連綴起兩個層次,最后總結全文。
2.聽讀課文,感知作者行文的情感基調。
襯以柔和的音樂背景,播放相關畫面和全文的錄音朗讀,學生邊聽邊感受全文洋溢的情感基調。激情中充滿著力量,平和中洋溢著坦然。
3.學生自然、動情地朗讀課文。
①教師點撥指導。
②學生練讀全文。
③師生合作誦讀文章。
師領讀第一句,女生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男生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師生齊讀最后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