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2 《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濃重哀愁。 這哀愁濃重到使她無心梳妝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觸摸。“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詩人也曾產(chǎn)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頭。她想去雙溪泛舟并不是貪戀美景、游賞心切,而是要尋求一個消除愁苦的辦法。不過,轉(zhuǎn)而卻又否定了自己的計劃。“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怕的是雙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自己內(nèi)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是詞人卻把它比做可承載可觸摸的實體,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
3.“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quán),《三國志》記載孫權(quán)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zhèn)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詞人的意思是他要像當(dāng)年的孫權(quán)那樣挽弓馬前射虎,這突出地展現(xiàn)了作者雖然年紀(jì)已經(jīng)不小,但是仍有著少年狂氣。 “遣馮唐”,據(jù)《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jié)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射天狼”,天狼星,據(jù)《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掠”的,這里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蘇軾在結(jié)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4.“賦壯詞”,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雄健;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fēng)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所以叫做“賦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