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知識復習梳理
三、尋找共性,以物喻人。我們既可以單純說明物、描寫物,還可以借寫物來喻人,刻畫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寫物也是在寫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匯,相映生輝。用這種寫法時,需注意找出所寫事物與人的相似點,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對相似點反復摹寫,讓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華。四、巧設線索,以物憶事。物還可以作為敘事的線索,可以以物為線,散點鋪排出一系列的細節;也可以睹物回憶難忘的往事,再現昔日的生活場面;還可以由物展開聯想,想到相關的多件往事等等。總之,寫物是為了記事,物在這里是串珠的線,是舞臺的道具,是說書的驚堂木,雖不是全文的重心,卻必不可少,否則文章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因此寫此類文章時,我們應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開聯想,由此串起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動人的樂章。五、蘊藏深意,由物及理。這里的“理”即哲理,它是思想的大錘,在它的重擊下,平凡事物將迸出耀眼的火花。它是思想的鉆機,生活的意義被從情感深處挖掘出來,像寶石那樣價值連城,而文章也便躋身于上乘。如果能在描寫、敘事的基礎上,深掘其內涵,提示其飽含的人生哲理,使讀者與之產生共鳴,讓讀者為之心動,而拍案叫絕,豈不是一件美事?但要達到這一效果,也并非易事。首先要為揭示哲理作鋪墊,要在前文的描摹事物、以物憶事中多作渲染,為揭示哲理作好鋪墊,使“理”水到渠成。其次,所闡釋的“理”要么新要么深,這樣才能有吸引力,有震憾力。再次,哲理的表達要靈活,可以以題記的形式反映,可以蘊含在描寫的寓言、童話中,也可以在邊描邊敘中以一兩句妙語點出,還可以在描寫敘事后集中用一兩段闡釋等等。當然,寫物的方法還遠不止以上五種,如果綜合運用這幾種方法去寫物,我們一定會把生活中多姿多彩、紛繁蕪雜的事物點染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指點迷津[教材原題]以“綠”為中心來擬題,寫一篇作文。參考題目: 1. 我心中的綠世界 2. 綠——生命的色彩3. 我留連那片(點)綠色——記(街心花園、生物角、校園一角,案頭盆景、花草)要求:1. 想像的,現實世界中的都可以寫。 2. 文體不限。3、600字左右。 這是一個話題類作文的命題,由于文體不限,寫作就有了很大的選擇空間。綠代表未知,代表生命力,代表廣袤,代表奉獻,代表著平衡與和諧,代表柔和,代表安逸,代表暢通,代表著不羈的心靈、孤獨的尋覓,代表自由與快樂,代表永恒,代表青春,代表清新,綠代表著友善,綠代表著純真,綠代表著幽靜,綠代表大自然,綠代表著朝氣,京劇臉譜里綠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在蒙古族文化中,綠象征著和平和未來,綠代表了蓬勃,代表生機,那是陽光喜悅的感覺……柔柔的春雨帶給了我們濃濃的春意,在“曉寒輕”、“春意鬧”的綠春風里,我們的身心皆受到了來自自然的翠綠的晶瑩欲滴的洗禮,對綠的感悟也給了我們一扇通向理想的天窗。讓我們一起去愛綠、種綠、護綠、賞綠、寫綠吧!“我心中的綠世界”,可以寫自己對綠世界的暢想,也可以寫現實生活中的綠世界;“綠——生命的色彩”,要寫出綠和生命的關系以及綠對于牛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