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山繡水》教學設計
2、心靈的旅游
楊朔說:“憑著我一支鈍筆,更無法替山水傳神,原諒我不在這方面多費筆墨。有點東西特別觸動我的心靈。”所以他將觸動他心靈的東西寫了出來,你也見過大自然的各種風光,觸動你心靈的地方不少吧,試一試,你能行!
我的描繪:
附:板書設計:
總寫——清奇峭拔
沿途景色和傳說——詩情畫意
牢記過去,暢想未來——人生理想
六、作業設計:
《同步導學》第18頁學后鞏固強化訓練
《畫山繡水》教學設計方案二
教學目標:
1.能用精煉的語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點。
2.能說出傳說故事與桂林山水的關系。
3.能說出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情感。
教材分析:
1、通過吟哦諷誦,品味作者筆下鮮活、靈動的文字,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涌動的熱愛大自然的激情。
2、通過單元綜合學習與探究,文筆精華的閱讀,專題內容的了解,養成比較、分析、歸納、拓寬、遷移等思考性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3、學會在作者生動的描繪中尋找生活的美,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生活的美。
教學設想:
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語言干癟、隨意,空洞無物,是阻礙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頸。這篇優美的散文,盡顯出語言優美的特點,因此,本節課以語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優美語言的品讀,也是希望讓學生的語言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富有真情實感的有效嘗試。本課應該以學生誦讀為主。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檢查字詞預習
褒(bāo)貶 攢(cuán)聚 剔(tī)透 嶙(lín)峋
精髓(suǐ) 愚鈍(dùn) 恬(tián)靜 恍(huǎng)惚
怠(dài)慢 貯(zhù)藏 瞭(liào)望 黑黝(yǒu)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