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 教案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多媒體顯示: (1)“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根據文意說說你的理解。 (2)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并充發展開,請聯系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質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學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涵相互補充,形象又完整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3)最后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生1:作者把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生2: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生3: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 教師總結:大家談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難得的美文。下面我們將從意境、哲理、語言三方面欣賞本文的美。 2.賞析課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賞析: (1)話說“一江春水” 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嶝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流激蕩。 學生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清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試著閑自己的話描述—下這個過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這個過程的歡樂和痛苦。 ②品味相關詞句。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這個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